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书写山海共富答卷

2025-10-11 11:12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作为扎根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七十余载的本土银行,罗源农信联社始终以服务乡村振兴和实体经济作为经营定位,在科技、绿色、普惠、养老等领域持续深耕,将新时代金融答卷写进山海之间、烟火深处。

串珠成链

厚植科技向“新”力

近年来,罗源招引落地新能源配套项目33个,带动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在这里,“绿色冶金+新能源”的新时代“双龙抱珠”现代化产业格局正加快形成。

走进罗源广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这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的企业,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厂商对制造材料需求的激增与质量要求的提升,企业亟待转型升级,却也因此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罗源农信联社金融助理了解到企业的情况后,根据企业经营特点、订单情况与资金需求等,量身定制金融方案。最终,2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迅速到账,为企业承接更大规模的订单增添了信心。

今年以来,罗源农信联社制定专属行动方案,构建“1+2+N”专项服务机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集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的全链条金融方案。同时,为有效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罗源农信联社依托数字风控,运用人工智能、远程银行等技术手段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精准画像”,让企业技术“软实力”变成融资“硬通货”。

点绿成金

绘就绿富同兴好景致

绿色是山川大地的本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是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色。罗源农信联社将金融活水精准引向绿色产业,让“林下生金、海里淌银”的美好愿景在罗川大地上一步步变为现实。

“靠山吃山”如何吃出“新滋味”?在霍口畲族乡东宅村,张忠喜最近终于卸下了心头重担。他筹备已久的中草药种植项目因前期开荒、种苗、设备投入已耗去35万元,后期的资金缺口一度让项目陷入停滞。罗源农信联社金融助理在了解相关情况后,立即受理并办理了张忠喜申请的45万元贷款。

而这样的支持,同样惠及罗源湾畔的绿色养殖业。近年来,罗源农信联社重点支持龙须菜、海带等本土绿色养殖,共为绿色养殖企业和经营户提供6801万元的信贷支持。“没想到从事绿色养殖还能获得低息贷款,农信社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罗源星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该公司主打绿色生态养殖,罗源农信联社金融助理为其匹配了低息绿色信贷产品,助力其顺利扩产。此外,罗源农信联社持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聚焦清洁能源、绿色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累计提供各类绿色融资金额达1.18亿元。

惠企利民

擦亮金融为民底色

对于将红色基因深度融入血脉的罗源农信联社来说,如何让金融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是其一直以来思考探索的命题。作为普惠金融主力军,罗源农信联社以创新为笔,服务为墨,近3年累计投放普惠领域贷款超100亿元,惠及3000余户小微企业。

2022年9月,罗源农信联社组建起“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队伍,他们既懂金融政策,又熟乡土人情。今年以来,依托这支队伍,罗源农信联社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活动,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们走村入户、进企访厂,把信贷产品、金融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这样的主动服务恰好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从事花卉种植的林明经营罗源县上澳农业专业合作社多年,近期有扩大种植的想法,在一次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上门时,偶然了解到“乡村振兴贷”这一信贷产品,林明当即动心,马上提交了贷款申请。与此同时,罗源农信联社还将“金融为民”延伸至细微处的便民服务。在县域行政村布设164个金融服务便民点,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即可领取养老金等小额现金支付业务。

暖心护航

服务银龄美好生活

养老金融承载着千家万户对幸福晚年的期待。依托营业网点遍布城乡,与当地百姓最亲、最近的服务优势,罗源农信联社在网点适老化改造、服务流程优化、金融产品创新上持续精耕细作,让银发岁月更有品质。

走进罗源农信联社各营业网点,老花镜、放大镜、轮椅、雨伞、急救药箱等适老化服务设施早已成为标配。考虑到许多老年人习惯使用纸质凭证,罗源农信联社保留了纸质存折、存单等传统服务方式,并制定老年客户支付服务业务操作指引,让老年客户在熟悉的服务模式中办理业务,减少“数字鸿沟”带来的困扰。

对于行动不便、无法前往网点办理业务的高龄老人,罗源农信联社推出上门服务暖心举措。此前,高龄的陈志远常年瘫痪在床,因社保卡未激活无法使用,急需用钱却无法取款。网点工作人员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天就带着设备上门帮陈志远办理了社保卡领卡激活业务。“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服务真是暖到我们心坎里了!”陈志远家人说。

为精准对接老年群体的差异化服务需求,罗源农信联社积极整合多方资源,推出“慈善积分存折”,根据中老年客群偏好特征,推广“敬老金”特色储蓄产品,助力老年客户的资产实现稳健增值;重新调整手机银行界面布局,推动财富管理渠道服务融合,不断增强老年客群金融服务的幸福感、获得感。

以数为媒

智绘数字乡村新图景

数字技术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变量,正深刻重塑乡村发展形态。乘着数字经济东风,罗源农信联社不断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建设,打造“1+5+N”数字服务体系——即1个手机银行、5大线上平台、N个场景生态,推动基础金融服务更加均衡可及。

在具体实践中,罗源农信联社始终以“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通过搭建本地化数据仓库,归集政务、户籍、存贷款、涉诉等内外部数据,实现T+1入库更新,同步开发自建清单分析系统,秒级匹配外部客户清单,精准识别农户信用画像。

为平衡金融服务效率与风险防控,罗源农信联社创新探索“线上+线下”背靠背评议机制,线上通过自建系统预筛高风险客户。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建模分析客户需求,结合金融夜校宣讲、商户实地走访等接地气的服务方式,定向推送“乡村振兴贷”“福村贷”“商户快贷”等特色产品,重点支持罗源鲍鱼养殖、菌菇种植等富民产业。起步镇的菇农凭借“白名单”预授信,最快1天即可获批15万元贷款,较传统流程提速80%。“以前贷款要跑好几趟,现在在家等消息就行。”菇农的真切感慨,正是数字金融服务暖到实处的生动注脚。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