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广东深入推进非法贷款中介专项整治工作

2025-09-12 15:19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非法贷款中介整治工作对维护金融秩序,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2025年以来,广东金融监管局强化统筹部署、一体推进,探索更多有力有效的做法,协调推进非法贷款中介整治工作取得新成效。

广东金融监管局通过“打黑”和有效“治灰”并举、各尽其职和协同共治并举、抓个案查办和推动环境治理并举、强化外部打击和完善内部治理并举,专题推进整治非法贷款中介有关工作,切实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有力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并取得积极成效。

“从单边作战到多部门协同,从刑事打击单向发力到‘市场环境治理+违法案件打击’双管齐下,整治态势不断升级。”广东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局牵头组织召开行业非法贷款中介服务、网络短视频及直播乱象治理工作动员会,部署开展“地毯式”线索摸排,推动金融机构压茬开展涉嫌骗取贷款罪、贷款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线索的筛查、串并和移送工作,联合公安部门强化入罪研判和线索延伸,持续发起集群打击和集中收网;组织银行机构排查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投诉线索,对投诉电话号码实行禁呼,对违规委外催收机构终止合作;发动行业排查清理腾讯、高德、百度三大地图APP冒用银行名称标记地址问题。

此外,广东金融监管局督促行业强化自主获客经营能力,通过走访对接等方式宣讲金融政策,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督促行业夯实贷款风险防控底线,补齐内部管理短板,识别拦截疑似中介包装和团伙化操作;指导行业协会发布抵制非法中介倡议书,制作《金融反黑灰宝典》,帮助消费者识别“黑灰产”套路,累计触达消费者547万人次。

多措并举,坚定捍卫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近期,揭阳金融监管分局接到金融消费者反映,称其回复银行贷款业务授信额度短信后,自称国有大型银行信贷部经办人员联系添加微信。消费者被引导至中介营业场所,中介利用消费者对国有银行的信任,欺骗消费者交出手机和身份证,使用其手机下载各类小贷平台和银行APP,并申请线上贷款,无论成功与否均收取1%至5%的贷款手续费,贷款成功后收取贷后管理服务费30%。

“揭阳金融监管分局收到线索立即响应处置,协同联动多部门积极行动;同步迅速部署摸排工作,组织辖区银行机构全面排查与该中介合作情况;同时,向消费者发出不法贷款中介风险提示,指导行业协会发出共同抵制不法贷款中介倡议书。”揭阳金融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联合执法,当前该中介机构已停业,营业场所内悬挂的具有金融属性字样的信息已被清除。

据悉,该类非法贷款中介不在少数。它们的经营场所多位于银行网点集中区域,消费者通过百度地图查询时易被误导;营业场所悬挂多家银行商标,冒充银行信贷人员,声称为银行线下集中签约中心,实际为冒用银行名义开展业务;在与消费者签订的居间服务合同中,巧立“贷后服务费”“风险保证金”名目无依据收费,以消费者征信不好为由大幅上调服务费比例,甚至用客户身份证和银行卡原件开通线上代扣服务,贷款发放后被直接扣除。情节严重的,通过虚增借贷金额、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隐匿还款证据等方式制造“套路贷”,涉嫌违法犯罪。在非法贷款中介专项整治的线索摸排过程中,部分金融机构反映,部分中小微企业、金融消费者疑似受到非法贷款中介影响,“借高贷”或者“背坏账”,导致陷入经济困境。

多管齐下,积极维护良好金融市场秩序

在非法贷款中介参与美化、包装甚至资料作假的“作用”下,信贷资金往往违规流向股市、房市等限制性领域甚至套利,形成“资金空转”,导致金融机构无法真实评估资金实际风险。

茂名金融监管分局结合信访工作获取的线索,查实某非法贷款中介通过先代消费者还清网贷,继而利用客户征信报告更新的间隙,诱导消费者在同一天申请多笔银行消费贷,套取的资金除用于还清中介垫付资金外,30万元作为中介收取的手续费。

为强化源头管理,拧紧信贷安全阀,茂名金融监管分局督促银行机构加强贷款“三查”管理,10家银行机构将不法贷款中介相关风险警示等嵌入线上线下贷款流程,在准入端拦截由贷款中介包装的贷款,并对垫付过桥资金、包装资质的贷款采取加强监测、冻结额度等风控措施;组织开展两次合作贷款中介评估工作,共推动终止9家疑似非法贷款中介机构合作,拦截37家不合规中介准入;发挥监管部门大数据平台优势,建立14个数据模型从利用征信时间差、空壳公司、职业背债人、银行员工贷款数据异常等多角度筛选线索数万条,组织多批次线索排查,推动机构强化贷款监测、额度冻结和逾期贷款清收,切实治“未病”。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