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从“靠海吃海”到“借海生金”

2025-09-10 11:44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浙江向海图强,浙江金融相伴而行。浙江金融监管局不断深化“海洋+金融”,指导辖内银行机构加强银企互动对接、供需有效匹配,聚焦海洋产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通过提供定制类、个性化金融综合服务,促进海洋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双向融合。

远洋船获贷启航

“我们目前拥有4艘远洋捕捞船,虽然国家政策提供了700万元左右的补贴,但每艘船仍要5年左右才能收回投资成本,资金缺口依然较大。”温岭市万里远洋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恩华坦言。

作为一家集捕捞、运输、物资补给于一体的规模化渔业企业,温岭市万里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每艘远洋捕捞船投资约2800万元,船舶折旧率每年达10%以上,主要在北太平洋、印度洋进行捕捞作业,出海周期9个多月,资金压力显而易见。

得知企业困境后,温岭农商银行及时实地走访,制定“一企一策”融资方案,推出远洋捕捞船抵押贷款,配套船舶抵押或担保公司担保等多元化信贷产品,并根据企业资质和信用等级给予利率优惠。

近年来,浙江金融监管局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通过加强银保互动等模式,不断提高金融服务与海洋经济实体需求的匹配度、契合度。温岭农商银行联合浙江省渔业互保协会,通过“抵押+信用”模式,为各类沿海养殖农户、种养大户等不同客群分类研发推出渔船抵押贷款、航抵贷、共富海之丰等专属信贷产品,以渔船马力指标为参考值,提供最高额度500万元的抵押贷款,并积极尝试对外地船证办理抵押业务,进一步拓宽渔船贷款支持范围,实现应贷尽贷。

网箱黄鱼游向高端

在东海之滨的台州椒江大陈岛,碧波万顷的养殖海域上,正悄然上演一场金融与海洋经济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全国深水网箱黄鱼养殖领军企业台州广源渔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源渔业”),在民泰银行台州绿色支行的精准助力下,让“大陈黄鱼”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每条黄鱼的游弋轨迹都藏着市场密码,但台风季的网箱检修、应急物资储备曾让企业资金链绷得像满弓的弦。”深耕黄鱼养殖十余年的广源渔业负责人应文见证了产业从传统模式到智能化升级的全过程。

早在2021年创业初期,广源渔业受制于资金周转,在网箱升级、种苗优化等关键环节屡屡受阻。民泰银行台州绿色支行的“金融海燕”团队深入海岛一线,创新推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方案,一笔2000万元专项授信及时落地,缓解了企业在网箱加固、种苗优选上的迫切需求。

如今,银企协作的“蓝色革命”已过去4年,广源渔业在“碳汇渔业”“数字渔场”等方面持续探索。在民泰银行台州分行的品牌孵化支持下,“大陈黄鱼”更以地理标志产品的身份,成功打入全国高端市场。

“海小粒”点废成金

走进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台州黄岩江口的生产区域,产品展区中间一堆堆熠熠生辉的“小水晶”在灯光的照射下折射出绚烂的色彩。这些便是企业用海洋垃圾加工回收后生产的海洋塑料粒子,简称“海小粒”。

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景科技”)是台州市黄岩区一家专注于海洋废弃物管理、海洋再生资源利用及海洋领域大数据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该企业的浙江“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项目曾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

蓝景科技副总经理方敏介绍,“蓝色循环”项目一方面铺开海洋垃圾回收覆盖面,在台州沿海各村设立带有压缩机的“小蓝之家”,由村里的热爱环保人士担任家长,负责从台州沿海各县市村民、渔民手头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海洋废弃塑料瓶、渔网、浮球等垃圾;另一方面搭建数字身份证平台,借助物联网,让渔民通过手机扫码上传废弃物来源信息,区块链技术同步生成唯一识别码,让每一片海洋塑料都拥有“数字身份证”。

为进一步深化“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项目,蓝景科技决定建设“蓝色循环”海洋1号工厂,专门用于回收处置海洋废弃塑料瓶、渔网、渔绳、渔盘和浮球等海洋垃圾。新厂房将引进安装有6条总价值近4000万元的“海小粒”全自动生产线,实现从废弃塑料抓取到成品制造的智能一体化生产。

得益于浙江金融监管局对绿色金融与海洋经济的融合发展的支持和推进,农业银行台州黄岩支行在“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中得知该企业的发展计划后,随即建立绿色审批通道,为其量身定制“科技e贷”纯信用贷款500万元,并给予利率优惠政策,每年可让企业节省融资成本2万元,有效助力企业按照序时进度引进并安装生产线。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