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以花为媒 绽放“美丽经济”

2025-07-30 11:35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初夏时节,辽宁省凌源市万亩花卉基地内花香四溢,花农们正忙着将一车车鲜切花发往全国。在这片被誉为“北方花都”的土地上,金融力量的精准滴灌正为传统花卉产业注入新动能,让“小花朵”催生“大经济”。

凌源市是我国重要的花卉生产基地,被称为“北方花都”“中国百合之乡”,郁金香占全国60%份额,产值突破10亿元,是全市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首选项目、重要来源。近年来,朝阳金融监管分局持续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加大对特色产业支持力度,指导金融机构聚焦凌源花卉种植、生产、加工、交易、销售、配套服务各环节,积极探索全产业链金融供给的凌源实践。

实行“一链一策”金融供给新思路

朝阳金融监管分局指导辖内金融机构打造“一行一链一策一品”,根据花卉产业链不同环节、不同链条组合,开发专属金融产品。聚焦种植端,引导辖内银行创新推出“花卉种植贷”“种植e贷”“金信花卉贷”等产品,满足花农修建棚舍、繁育种球等种植需求;聚焦购销端,创新推广“惠农e贷”“商户贷”“花卉经销贷”等产品,满足企业、花卉经纪人供销资金需求。聚焦供应端,开展了“一行一链多企”产业供应链金融,根据供应链精准定制“优产贷”“振兴贷”“设施贷”“农商贷”等产品,实现从单一企业服务到产业上下游企业链式服务。目前,朝阳辖内创新推出10余款花卉专属金融产品,辖内银行机构累计支持花卉贷款4.68亿元,有效满足786户从事花卉产业的企业、花农融资需求。

朝阳金融监管分局主动作为,搭建起“政银企”沟通合作的桥梁,形成了“政府引导、农户参与、企业带动、金融助力”的良好生态。政府服务“搭好台”。指导辖内机构积极对接当地农业农村局、服务业发展中心等部门,多次开展联学联建党日活动,开展商超、批发企业、花卉种植农户现场交流会。加大金融宣传普及力度,指导全辖金融机构开展系列金融宣教活动。机构合力“唱好戏”。大型银行打造数字化风控体系,将智能风控贯穿花卉贷款的“筛客、准入、授信、放款支用、监测预警、到期管理、保全处置”各个环节,实现全流程风险监测与动态预警。城商行成立花卉服务专班,组建“专业服务队伍”,推行“网格化管理”“清单式营销”,实现花卉产业重点客户全面对接;村镇银行开创定制花卉贷款利率测算表,提供更加个性化、科学的利率方案,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文化互联“融万象”。朝阳金融监管分局指导辖内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赞助凌源市百合节,积极参加花卉合作种植订货会、百合发展交流会、精品花卉展等系列活动,为企业和农户量身定制金融方案,推动花卉产业与旅游、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目前,凌源市花卉生产面积达到25万亩,年产鲜切花2.6亿枝,产值已突破10亿元大关,在全国建立了150余个销售网点,促进种植户平均增收2.4万元,人均增收1.3万元以上。

打造“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新模式

多年来,百合种球这一“种子芯片”核心技术始终被国外垄断,研发推广国产优质种球和供应国内花卉市场,是急需攻克的科技难关。朝阳金融监管分局指导农发行充分发挥“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的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聚焦科技金融,加大对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经过数次协调研究,成功获批农业科技贷款3400万元,用于凌源市花卉研发中心建设以及道路沿线排水基础配套工程,全方位助力百合种球国产化研发,为花卉产业“卡脖子”难题注入强劲动力。3家科研院所的成功入驻,进一步推动凌源市花卉产业迈向新一轮高质量发展阶段。

针对凌源市花卉市场存在交易环境差、市场缺乏统一管理、花卉物流环节缺乏标准等问题。朝阳金融监管分局指导农发行直面当前发展难题,获批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4600万元,目前累计投放2724万元,推动辽宁省凌源市花卉交易中心成功落地,建成运输区、交易区和冷库区三大功能区,全力支持花卉流通体系升级。经过发展,花卉生产形成了温室、冷棚与露地栽培相结合,鲜切花与种球繁育相配套,贮藏与运输一体化的新发展格局,实现了长年生产、四季供应。

朝阳金融监管分局以花卉为突破,推动各银行机构强化补链强链延链,助力“花、菜、农、旅”多元产业链融合发展,食用菌、蔬菜、中草药、水果、苗木多种作物贷款模式齐发力,全方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指导各保险机构靠前服务,在凌源市探索推广花卉棚内作物政策性保险,缓解因暴雨、雪灾等自然灾害产生的作物损失,推动“政策性保险+商业性补充保险+银行跟进授信+第三方监管”的综合性金融服务。目前,凌源市立足产业优势和现有基础,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全国知名花卉产业集群,全市花卉产业风生水起,“美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