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蓬安金融监管支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有关工作部署,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坚持党建引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三农”质效,用实际行动毫不松懈抓好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围绕涉农重点领域加大信贷资源投入
针对县级重点涉农项目,以农业农村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大融资支持。蓬安金融监管支局指导银行机构设立金融顾问服务团队,实施“多对一”融资辅导,优先对重点涉农项目开展贷款审批和发放。今年以来县域银行机构对农产品仓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工程、现代种业科技产业示范园等项目提供贷款12.6亿元。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信贷支持1.1亿元,助推今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9万亩。
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县域金融机构涉农重点支持对象,蓬安金融监管支局积极发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扎实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主办行制度,今年以来,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下,派出银行工作力量100余人,累计走访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主体1171户,向其中254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2亿元。三是以村集体经济为突破点支持产村融合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具有关键作用,为进一步壮大县域农村集体经济,破解集体经济融资抵押难题,蓬安金融监管支局加强部门协同,推动蓬安县开展了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贷款全省试点,试点以来,银行机构已为135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放贷款1351万元。
聚焦乡村振兴薄弱环节开展补短强弱
蓬安金融监管支局有效落实南充金融监管分局与四川蓬安县政府联合印发的《南充银行业保险业支持蓬安县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组织领导机制、政策联动机制、考核评估机制,加大信贷资源倾斜,保持脱贫地区金融支持力度不减。截至5月末,全县各项贷款余额243.69亿元,同比增长9.75%,同比增速居全市第2位。
聚焦粮食生产安全,扛牢保地稳粮重任,引导信贷资金向粮食生产领域重点倾斜,截至目前,新增涉农贷款资金16亿元,实现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投保率超70%,承保面积超过80万亩,提供风险保障7.1亿元。着力抓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坚持“户贷户用户还”原则,优先向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户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做到“应贷尽贷”,推行“分片包干”模式,逐村落实金融机构对脱贫户的评级、授信、放贷责任,保证乡镇、行政村脱贫人口小额信贷金融服务全覆盖。截至目前,县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余额2384万元,居全市首位。
注重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水平
通过加强基层监管部门与基层党政部门、基层银行保险网点“三基协同”,持续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蓬安辖区已基本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目标。目前县域开办特色农产品保险产品数量28个,乡镇银行服务网点65个,村级农业保险服务站和普惠金融服务点近500个。二是创新乡村振兴金融产品。引导银行机构从“信用+信贷”“农村产权+信贷”“农业产业链+信贷”“科技+信贷”等四类创新产品出发,创新推出“乡村振兴贷”“蜀信e·小额农贷”“创业担保贷”“惠农e贷”“支农快贷”等贷款产品,有效支持乡村振兴发展。
为优化农村金融环境。组织开展“金融消费者保护教育”“防范非法集资”宣传等活动,进行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联合开展打击恶意逃废债、非法集资以及其他非法金融活动,切实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