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千年古城“金”彩“破圈”

2025-07-23 10:55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当千台无人机在汀江夜空拼出客家非遗“烧火龙”的壮丽图景,当百米竹筏长龙载着游客穿行碧波,这座千年客家首府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破圈”狂欢。今年“五一”假期,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接待游客53.4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49亿元,双双实现近18%的强劲增长。“客家首府”正从历史深处走来,跃升为现象级文旅地标。其背后,一场由金融深度赋能的变革正悄然重塑长汀文旅基因。

长汀金融监管支局副局长李良忠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当地银行保险机构打出“融资+保险+场景”组合拳,推动文旅产业从“资源富集”迈向“产业爆发”──2024年全县游客量突破千万人次,旅游收入近百亿元。近日,记者深入长汀探寻破圈背后的金融密码。

长汀农信联社金融助理(右一、右二)走访长汀古城商户。

监管搭台:构建金融赋能新格局

“过去金融机构对文旅项目‘看不懂、不敢贷’,如今在监管引领下,我们敢啃硬骨头了!”农业银行长汀支行行长邹冬林说。

长汀金融监管支局通过“监管走访+监测通报+政策协同”三重机制,打破部门壁垒,搭建起“政监银保企”五方联动的赋能平台。

“监管搭台让银企对接效率倍增,项目融资周期缩短了65%。”古韵汀州财务负责人告诉记者。

真金白银浇灌重点项目。聚焦卧龙书院、“一江两岸”等核心项目,长汀金融监管支局建立“动态跟踪+专班服务”机制。在农发行2亿元信贷支持下,汀江两岸亲水步道全线贯通,形成环江旅游廊道;农行累计投放7.93亿元贷款,让“红色小上海”建筑群重焕生机。如今这些景点日均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成为引流利器。

面对289栋古建筑“修不起、用不了”的困境,长汀金融监管支局指导长汀农信联社创新推出“名城古建贷”。

“通过‘抵押+担保+收储’模式,由县农业融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县土地收储中心兜底处置,贷款额度最高达房屋评估值的80%,成功将传统建筑转化为可融资资产。”长汀农信联社理事长丘文学告诉记者。

“过去老宅只能眼看它垮掉,现在凭房本就能贷到评估值80%的资金!”店头街百年老宅主人胡桂生指着修复一新的雕花门窗说。

目前已累计发放贷款近1.96亿元,289栋古建筑得到修缮保护,催生出“民宿集群+非遗工坊+古风旅拍”等新业态,该模式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列为可复制经验并进行推广,成为全国文旅金融创新典型。

全链滴灌:锻造产业升级新引擎

中复村被称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村”,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汀段)的核心建设区。在中复村红军街的“红土先锋贷”办理点,返乡青年黄秀珍刚拿到30万元贷款。“这笔钱让我的红军主题民宿赶在‘五一’前开业,假期天天满房!”黄秀珍兴奋地展示手机里的订单记录。这仅是长汀金融全链条赋能文旅的缩影。

在松毛岭战斗烈士纪念碑前,农发行长汀县支行行长范开朋指着延伸的红色步道介绍:“我们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授信1.9亿元,把分散的红色遗址串珠成链,让金融唤醒红色基因。”

长汀金融监管支局同步推动保险创新——人保财险与长汀县委党校合作推出红色教育旅游意外险,累计提供5.21亿元风险保障。

“有了保险托底,我们敢接千人研学团了!”中复村研学基地负责人曹木林表示。

“引导银行机构对文旅产业采取全周期金融服务,产业链上游为小微企业主原材料采购、设备更新改造提供支持,中游推出项目前期贷支持民宿改造、景区改扩建,下游开发‘消费分期贷’促进游客消费,形成‘融资—建设—运营—消费’闭环支持。”李良忠介绍。

目前,长汀文旅形成了上游“延链条”、中游“提品质”、下游“促消费”的全链条产融升级。在上游链条,长汀农信联社“飞鸡贷”为河田鸡产业授信1.8亿元,带动全链年产值超36亿元;工商银行长汀支行、邮储银行长汀县支行8000万元贷款助推豆腐干产业销售额猛增35%;中游的“民宿贷”支持200余家酒店升级。下游促消费升级,银行联合发放文旅消费券,“满50元减20元”餐饮券带动假期消费3.6亿元。

手持“福溜卡”的上海游客王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刷卡优惠加消费券,3天省了800多元!”

汀江边的民宿主陈荣禄告诉记者:“50万元贷款让破旧民房变身网红江景房,房价翻了番。”

在银器巷“林记银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福锦举起新开发的客家婚庆银饰说:“长汀农信联社20万元‘文创贷’救活了作坊,今年订单涨了五成!”截至目前,全县文创销售额突破1.2亿元,推动非遗传承。

在长汀金融监管支局推动开展的“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中,厦门国际银行长汀支行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向河田飞鸡公司授信1000万元,带动126户农户增收。

“针对文旅产业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一方面,通过提供链式金融服务,设立专属信贷资金,解决周转难题,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引进国有担保公司担保等提供配套服务;另一方面,推动银行对文创产业提供专项支持,开展‘首贷培植’专项行动、‘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李良忠介绍。

惠民护航: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入夜的店头街流光溢彩,游客在智慧收单终端前“扫脸即付”。“覆盖九成商铺的智慧支付系统,让日均交易笔数翻了三倍!”李良忠带记者体验“秒付即走”的智慧停车场时说。数字金融正深度重构旅游体验。

长汀农信联社打造的“汀水三千”码头成为现象级案例。其负责人王荣泉揭秘:“政银企共建模式整合了支付、票务、导览系统,今年春节十天引流十万游客。”抖音话题“夜游汀江”播放量破亿的背后,是21个智慧停车场、全域覆盖的“福溜卡”消费生态的强力支撑,智慧场景再造消费生态。

“风险保障筑牢产业底盘。没有保险护航,夜经济不敢这么玩!”古韵汀州集团风险管理部负责人指着汀江游船说,辖内国寿财险为其提供2.05亿元综合财产险保障;平安产险创新“食安险+店家保”组合,为28家餐饮企业兜底风险。数据显示,辖内保险机构累计为文旅主体提供风险保障11.53亿元。

“文旅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建工险就是定心丸。”站在汀州会客厅工地前,中国人寿财险长汀支公司总经理刘洲生介绍,公司已为重大文旅项目提供1.49亿元建工险保障,确保项目“零风险”推进。

从卧龙书院的晨钟到汀江夜游的桨声,记者在长汀深切感受到:当沉睡的古建通过“名城古建贷”重获新生,当红色资源借力3亿元信贷蜕变为沉浸式课堂,当河田鸡产业链在金融灌溉下创造36亿元产值——金融已不仅是输血工具,更是重塑产业基因的催化剂。

“金融赋能文旅的关键在于构建‘需求精准对接—风险全程管控—体验无缝衔接’的闭环。”李良忠总结说。在监管引领下的这场改革中,银行保险机构从资金提供者升级为产业共建者:农发行信贷员常驻红色景区优化服务方案,人保团队为餐饮企业定制“一店一策”保险包,长汀农信联社把柜台搬进古宅修复工地。

如今的长汀,每栋重生的古建筑都在讲述金融活化的故事,每条红色研学路线都印刻着风险保障的足迹,每个爆款文旅IP都跳动着普惠金融的脉搏。这座千年古城用实践证明:当金融深度融入文旅肌理,沉睡的资源便能迸发出惊艳时代的光芒。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