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成为落实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深远海养殖,推动海上牧场建设。作为海洋大省,广东积极响应,全力推进现代化海上牧场建设,其海水产品养殖产量已占全国总量近一半。海上牧场的加快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强力支持。截至2024年末,广东沿海地市海上牧场贷款余额325.4亿元,其中,海水养殖贷款余额71.4亿元,占比21.9%,金融支持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在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的积极推动下,广东沿海各地市基层央行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为海上牧场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中国人民银行珠海市分行与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共同签署金融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促进双方在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工作中深入合作。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制定《阳江金融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强化金融供给、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等方面提出20条措施,统筹全市金融系统力量加大对海上牧场的金融支持。中国人民银行潮州市分行以指导意见形式鼓励设立海洋金融“蓝色网点”、海洋牧场金融服务中心,创新推出蓝色金融产品和综合服务方案,提升小微海洋养殖主体金融服务能力。中国人民银行汕尾市分行建立了海上牧场全产业链主办行制度,推动银行机构和海上牧场主体建立“一对一”主办行关系,量身定制差异化金融服务,组织银行机构累计对接名单企业221次,为相关企业提供信贷资金2.3亿元。一系列精准的金融政策为海上牧场产业注入新动力,助力产业升级。
在广东大力推进现代化海上牧场建设的进程中,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引导辖内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针对海上牧场不同环节的需求,推出丰富多样的信贷产品。“海洋渔业贷”“蚝享贷”“塑胶网箱贷”等相继落地,精准滴灌产业发展。农业银行阳江市分行推出“海洋牧场冷链贷”,借助产业链核心企业担保,解决上游客户融资担保难问题,单户最高信用额度可达1000万元,同时,该行与广东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合作,为对虾种苗养殖民营企业发放200万元贷款,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在珠海市现代化海上牧场先行示范产业园,农业银行珠海分行克服海域使用权抵押价值较低等难题,以固定资产贷款方式发放贷款超3000万元,助力养殖产业化。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还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再贷款+贴息”等方式,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24年,广东海上牧场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05%,较上一年下降21个基点。同时,广东银行机构也积极响应海洋经济发展需求,加大对海上牧场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数据显示,海水养殖贷款累计支持市场主体达1.8万户。
2024年末,广东出台全国首个海洋渔业全产业发展规划《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2024-2035年)》,为海上新广东注入强大动力,海上牧场建设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广东金融系统迅速行动,以该规划为契机,围绕海水种业、养殖加工、冷链物流、海工装备等海上牧场全产业链发展,持续注入金融活水,不断推动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服务优化升级。
未来,金融资源将继续向海洋产业聚集,向深远海挺进,加速资金链与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广东海上牧场有望在蓝色经济领域释放更大潜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夯实我国“蓝色粮仓”贡献更多广东力量。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