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金融助力夏收 全链条服务守护“淮海粮仓”

2025-06-25 09:50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夏收时节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呈现出一幅“夏粮归仓”的丰收画卷。徐州金融监管分局指导金融机构全链条服务守护“淮海粮仓”。

早谋早动

织密全周期服务网络

“夏粮收购时间紧、任务重,金融服务必须抢在前头。”徐州金融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5月初开始,徐州便建立“三提前”保障机制,推动金融资源向夏粮收购关键环节集聚。

沛县作为粮食主产区,率先行动,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夏粮收购工作,打通银行与县乡政府信息共享通道;构建“县支行+乡镇网点”二级走访机制,383名“金融村官”深入266个网格,走进田间地头、收购站点,提前摸排收粮大户、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为粮企开通信贷“绿色通道”,实行优惠利率、即到即批,确保收购资金“不断档”。

“我们5月初就带着客户经理上门,帮客户算好‘收购账’,提前备好授信额度。”邮储银行徐州市分行客户经理介绍,沛县粮食收购大户谢女士今年计划扩大收购规模,该分行通过“抵押+信用+保证”组合模式,为其授信430万元,额度长达3年。

在沛县农商银行,“沛泽新农贷”成为夏收“明星产品”。5-9月单列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线上线下多渠道申请,实行“随用随贷”,还配套推出“农用机械贷款”,助力农户购置收割机、插秧机等设备,推动生产全程机械化。

与此同时,市级金融机构与农业农村局、粮食供销公司联动,建立收粮大户信息数据库,客户经理“敲门服务”,开通绿色审批通道。今年1-5月,全市累计发放支持夏粮收购及生产贷款88.91亿元,通过利率补贴、免除担保费等让利439.87万元,让农户实实在在感受到“金融温度”。与此同时,各家银行延长服务时间、储备足额现金,保障农户随时结算;“夏粮金融专员”联合村委、农技站提供“上门建档、线上审批、当日放款”服务,让金融服务“零距离”。

农行徐州分行信贷员(左一、右一)麦收时节服务到田间地头。本报记者 祖兆林/摄

创新驱动

打造定制化产品矩阵

面对夏粮收购“短、频、快”的资金需求特点,徐州金融机构紧扣经营主体痛点,推出“基础+特色+线上”产品体系,让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经营主体都能找到适配的金融方案。

“以前贷款要抵押、流程长,现在‘夏粮收购贷’最高能贷1000万元,纯信用、放款快。”新沂一位粮食经纪人点赞的正是当地创新推出的专项信贷产品。除了“夏粮收购贷”,徐州还深化银担合作,推出“苏农担·三乡工程助力贷”“供销U贷”“沛泽新农贷”等,通过降低担保要求、优化审批流程,切实缓解“担保难”问题。

邮储银行徐州市分行推出的“粮食贷”,依托大数据技术简化材料、线上审批,客户仅凭基础资料和影像即可申请,体验感大幅提升。针对夏粮收购短时资金需求集中的特点,邳州农商银行对种粮大户、粮食仓储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推出“富农易贷”“丰收贷”“农机贷”等特色产品,简化审批流程,实现“快审快放”。

此外,徐州金融机构还探索“1+N”产品组合模式,通过“信用贷+法人保证贷”“线下贷+线上贷”灵活搭配,满足从散户到龙头企业的差异化需求。

风险托底

构建立体化保障体系

如何对冲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风险?徐州引入保险,织密“成本+收入+气象”多维度保障网。

“这‘徐麦44’穗子饱满,倒伏少,今年估摸着能多收两袋!”睢宁双沟镇农户高存山说。去年夏收他因赤霉病减产发愁,今年看着自家连片的“抗灾麦”,心里很踏实。人保财险徐州市分公司农险专员温伟的手机里是刚更新的小麦长势情况和产量数据:“您家地块穗粒数比去年多3.2颗,倒伏率低于5%,示范方的抗病良种和全程监测起了作用。”

当前,人保财险徐州市分公司针对种粮大户实现100%地块“线上验标”,通过线上化操作,理赔时效大大缩短,通过打造“人保示范方”,带动示范方及周边农户亩产提升8.7%。像高存山这样的受益农户,全市已有超百户。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承保小麦完全成本保险345.61万亩、收入保险80万亩、节气气象指数保险95.3万亩,保险金额同比增长205.25%,总保障金额超34.56亿元,实现主粮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在金融护航下,夏粮收购现场处处可见“暖心场景”:睢宁县王集镇道成家庭农场,农业银行徐州分行“青年突击队”送来300万元“专业大户贷”,缓解了当地收粮大户杨道成1.1亿斤小麦收购的资金缺口;沛县秸秆加工企业江苏鸿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农商银行信贷支持下扩大收储规模,将“生态包袱”变为“绿色财富”,年处理秸秆超2万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