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成都银行带着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亮相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全面展示其如何主动融入国家战略,通过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的措施成效,重点展示了成都银行自2018年上市以来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多项创新实践成果,吸引众多国内外专业人士驻足交流。
成都银行展台。机构/供图
根植区域同频共振,打造西部金融“新名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国家“第四极”,承载着贯通长江经济带、链接“一带一路”的战略使命。多年来,成都银行将自身发展深度融入国家及省市战略大局,依托“重点项目、产业升级、要素保障”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全面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近5年来,该行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内信贷投放超万亿元。
在与区域经济的同频共振中,成都银行自身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五年来,该行总资产、存款、贷款、净利润增速均稳居A股上市银行前三,净资产收益率排名第一,不良贷款率持续保持同业最优水平。自2018年上市以来,该行股价累计涨幅高居A股42家上市银行首位。
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实体更精准
近年来,成都银行全力投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创新实践,推动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成都银行通过完善专营机构、专一团队、专属产品、专业评价的“四专模式”,不断擦亮“四川省科技金融创新基地”名片。截至2024年末,该行科技贷款余额700.92亿元,支持科技型企业3361家。对成都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创业板上市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近90%,为新质生产力跃升提供坚实支撑。
普惠金融润泽千企万户。该行不断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创新打造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末,普惠贷款加权利率持续下降至3.32%,较年初显著降低32个基点,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覆盖面。
绿色金融绘就发展底色。该行支持制造业绿色升级和基础设施绿色转型,截至2024年末,成都银行绿色贷款余额497.7亿元,较年初增加92.6亿元,增长22.8%,为绿色低碳产业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养老金融筑牢民生保障。成都银行持续做好养老金融服务、养老权益配套、多渠道适老化建设,筑牢民生保障根基。其适老化金融服务案例荣获“2023银行业ESG年度社会责任典范案例” 2024年,5家营业网点获评“四川省老年人支付服务示范网点”。
数字金融重塑金融生态。该行持续推进数字化与业务经营深度融合,围绕“数据管理、数据应用、科技支撑”持续用力,加速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
持续转型,创新实践成果丰富
自2018年上市以来,成都银行持续推进“大零售、精细化、数字化”三大转型,在本次金融展上,该行全面展示了金融科技落地的丰硕创新实践成果,彰显了强大的科技赋能实力。
中台能力全面构建。按照“敏前台、强中台、稳后台”架构设计理念, 该行已成功打造包括“网络金融平台”“ 1+4零售中台”“对公中台”“会计运营中台”和“风险管理中台”等五大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和“智能中台”两大技术中台,显著提升了客户服务体验与内部运营效率。目前,全行共建成应用系统160余套,工具及服务40余个,有效赋能业务快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银行的风险管理中台,构建了跨行业、跨场景、多维度的数字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为成都银行保持行业最优、低至0.66%的不良贷款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