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铁岭市分行扎实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积极探索建立普惠金融发展长效机制,引导金融资源精准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重点群体和领域下沉,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52.32亿元,同比增长38.34%。
聚焦政策引领 共建普惠金融“新生态”
制定一套制度,夯实政策基础。中国人民银行铁岭市分行不断完善普惠金融政策框架,牵头制定相关工作方案,与市工商联等四部门签署《深化金融支持民营企业战略合作备忘录》,深入落实《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各项要求,夯实普惠金融制度基础。
开展一系列行动,提升政策效能。中国人民银行铁岭市分行持续开展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专项行动、“金融润苗 兴商兴辽”支持个体工商户专项行动。结合铁岭市金融机构特色优势开展“典型引领 点亮未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示范行动。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开展“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五大专项行动”。截至一季度末,全市涉农贷款比年初增加35.5亿元。
用足一揽子政策工具,加力支持重点领域。中国人民银行铁岭市分行持续开展再贷款、再贴现效能提升行动,进一步推动工具“增量、扩面、提质、降价”。深入铁岭银行督导调研,引导地方法人银行抓住政策窗口,建立再贷款工作专班,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使用力度。截至一季度末,全市支农支小再贷款累计发放4.86亿元,是去年同期的5.12倍;优惠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71%,较去年末降低15BP,创近五年来新低;一季度累计办理再贴现5.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75倍。
数字科技赋能 激活普惠金融“新引擎”
强化平台运用,破解融资瓶颈。为破解“三农”客户抵押担保瓶颈,中国人民银行铁岭市分行大力推广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和应收账款融资平台服务功能,引导银行资金与企业精准对接。2024年以来,通过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融资近10亿元。
深耕数字金融,驱动数据价值变现。中国人民银行铁岭市分行推动铁岭银行积极投身新兴产业阵营,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一个平台、三套系统的“四位一体”架构。铁岭银行通过“三三制背靠背评议”方式,建立白名单和灰名单,引入税务、工商、司法、公积金、房产等外部数据,启动“铁粉会员”平台聚合支付,丰富完善全市小微企业及市民的交易流水数据资源超900万条,多维度为客户画像、提供精准营销策略。
金融科技加持,重塑智慧服务生态。中国人民银行铁岭市分行依托数字智慧大脑平台,推动铁岭银行建设“铁银金融”数字普惠信贷系统、“铁粉会员”数字客户生态系统、“铁人绩效”数字绩效管理系统,实现资产端、负债端、管理端的一体融合。制定数据整体接入方案,提供标准化API接口,衔接“铁银金融”系统数据,对线上线下贷款实现统一管理。推动铁岭银行引入移动发卡技术,配备移动柜员机及配套移动4G加密设备,实现上门发卡,截至一季度末共移动开卡1.8万张。
创新工作机制,汇聚普惠金融“新动能”
扎根乡镇,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中国人民银行铁岭市分行指导铁岭银行选派96名年轻干部到乡镇深入田间地头,将普惠金融政策及产品送到广大百姓身边,提升农户融资可得性和政策知晓度。2025年一季度末,铁岭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39.25%。
丰富信贷产品创新,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中国人民银行铁岭市分行指导铁岭银行拓宽金融产品广度,探索“再贷款+”系列金融产品,充分释放货币政策工具效能。铁岭银行推出新产品“铁银特色产业贷”,针对区域支柱产业及特色产业链客群,如梅花鹿养殖、榛子、蚕茧、地瓜以及收粮等行业的个体工商户业主、小微企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等,定制差异化融资方案,精准解决特定产业客户“短、频、急”资金需求。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