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黑龙江金融监管局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绘制龙江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2025-04-30 10:50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黑龙江金融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社会民生、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为着力点,出台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发展等政策措施,一张蓝图绘到底,大力推动黑龙江省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与服务龙江发展战略有机衔接,做支持龙江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题共答者”。

聚焦新质生产力提升科技金融质效,为转型发展赋动能

大力发展科技金融能够更好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助力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黑龙江金融监管局系统综合运用窗口指导、监管通报、现场检查等方式,指导金融机构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推动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专项配专案,“一盘棋”强化制度保障。黑龙江金融监管局联合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等单位联合印发科技融资工作要点,统筹推动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共同发力,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会同省知识产权局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实施方案,引导辖内金融机构提高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质效,畅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渠道,探索推广涉及专利许可、转化的保险新产品。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聚焦种业等科技密集型涉农企业,率先推出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产品,向省内种业企业投放贷款2800万元。大地财险黑龙江分公司推出针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研发设备的财产险、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等特色科技保险。

独唱变合唱,“一张网”强化融资对接。黑龙江金融监管局持续加大与科技、工信等部门对接力度,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名单共享机制,通过监管系统补足企业基本信息推送至金融机构,引导金融资源更好保障重点科技领域发展。与省知识产权局等单位联合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助力重点产业“知惠龙江入企行”专项活动,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支持。截至2024年末,全省银行业向12391户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贷款余额1152.8亿元,同比增长16.3%。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余额35.2亿元,同比增长20.3%。

聚焦“双碳”目标健全绿色金融体系,为碧水青山亮底色

黑龙江金融监管局持续强化监管引领,通过出台系列文件、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指导全省银行保险机构不断研发推广绿色新产品,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助力美丽龙江建设。

协同优化外部生态。黑龙江金融监管局联合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专项通知,引导银行机构践行社会责任,加大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力度。截至2024年末,全省银行业绿色融资余额2635.5亿元,同比增长22%。哈尔滨银行创新推出“信用贷款+未来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模式,落地全国首笔“ESG挂钩数据资产质押贷款”,与牡丹江市政府签署“龙江绿碳”购买协议,成为落地“龙江绿碳”首单交易的银行业机构,并将所购份额全部捐赠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

优化机制建设。黑龙江金融监管局指导银行机构将绿色信贷指标纳入综合绩效考核体系,并逐步提高绿色信贷指标考核权重。对绿色信贷优先安排信贷资源、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给予内部转移定价减点支持政策,保障绿色信贷资金低成本、足额、优先投放。工商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将绿色金融发展纳入全行KPI考核和等级行评定,并提升考核权重。

提供风险减量服务。黑龙江金融监管局指导保险机构积极为投保企业提供风险减量服务,通过气象灾害预警、提供防灾减损“一揽子”方案、关键风险点排查等方式,为企业开展风险排查4232次,减少企业损失1597万元。阳光财险黑龙江分公司等机构在生态修复方面积极提供风险减量服务,为大兴安岭呼中、加格达奇地区及领峰保护区、北极村保护区等955万亩森林进行林业有害生物检测,为四个保护区1333万亩森林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

聚焦薄弱环节加强普惠金融服务,为协调发展添动力

黑龙江金融监管局把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更大力度推动金融资源、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市场主体,加强小微、涉农金融服务,增强民生保障能力。

做到政策落实“零折扣”。黑龙江金融监管局将年度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作为重要抓手,切实压实机构主体责任,落实普惠信贷尽职免责要求,持续优化绩效考核,不断加大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无还本续贷投放力度。积极落实总局部署,联合发改委等部门,在省、市、县逐级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活动开展以来纳入“推荐清单”小微企业获贷2.3万户、234.7亿元,实现信贷资金直达企业、快速便捷、利率适宜。

做到金融服务“零距离”。黑龙江金融监管局为解决“申贷难”问题,联合省工信厅等部门推广融资信用服务平台,邀请金融机构入驻并发布信用融资产品,企业可随时随地登录平台查询并选择适合的信贷产品和服务。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省委金融办印发专项通知,在全省推广政银企不动产抵押登记无缝衔接机制,缩短无还本续贷抵押登记办理时长,提升无还本续贷政策执行效率。截至2024年末,全省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余额316.4亿元,同比增长30.7%。

做到信息协同“零障碍”。黑龙江金融监管局加强宣传督导,召开全省普惠金融成果展示及政银保企对接会、普惠金融政策产品宣讲会,与融媒体中心搭建沟通桥梁,参加专题访谈节目,就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加大助企帮扶力度一揽子增量政策进行宣传解读,让更多企业了解并享受政策红利。制作“无还本续贷政策”明白卡、“普惠金融信贷产品”一码通链接,并在政府公众号发布。

聚焦现实需求加快发展养老金融,为民生福祉强保障

黑龙江金融监管局积极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指导机构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探索开展养老理财、养老信托业务,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确保养老资金“有规划”。黑龙江金融监管局指导辖内保险机构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成立养老服务专班,制定养老金融服务方案,制作《适老服务作业指导手册》,宣传推广个人养老金试点政策,以及储蓄、理财、保险、基金各类养老金融产品。2022年3月以来,黑龙江省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7944.7万元。2024年,黑龙江省人身险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实现保费收入4749.1万元。

确保养老产业“有支持”。黑龙江金融监管局支持长期护理保险业务稳健发展,指导承办公司加强与医保、财政、税务相关部门的沟通联动,不断健全完善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机制。截至2024年末,齐齐哈尔试点地区长期护理保险在保人数28.61万人,赔付2951人、1169.41万元。

确保养老服务“有温度”。黑龙江金融监管局全面推进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及设备“适老化”改造,支持更多机构创设“适老化服务示范点”“爱心驿站”。积极应对老年人遇到的“数字鸿沟”问题,推出语音验证码、自动识别、人脸登录、语音搜索、智能客服等多种便利服务模式,促进数字金融服务适老化。

聚焦效能和安全促进数字金融发展,为行业发展保安全

黑龙江金融监管局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深入落实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探索应用新技术、运用大数据,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质效。

持续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黑龙江金融监管局推动金融机构实施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加大新技术开发投入力度,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运用新兴金融科技增进民生福祉。指导银行机构利用数字化技术重构业务流程、赋能产品创新,打造“小企业数字信贷工厂”,推出“惠农贷”“微e贷”“社保快贷”“商e贷”等一系列创新产品,提高金融服务的质效和便利性。推动农业保险承保业务全流程电子化全面落地,全省农业保险电子保单制单率为99.55%,同比提高近4个百分点,在全国29个上线地区中位居第4位。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聚焦手机银行和“建行生活”组成“双子星”线上平台,打造金融与非金融融合发展的零售业务领域运营生态,目前“双子星”线上平台个人客户超过1100万户。

加快监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黑龙江金融监管局进一步完善监管工具箱,推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智能监管工具与日常监管工作有机结合,实现监管流程线上化,问题分析智能化,措施运用精准化,有效提升监管数字化水平。强化风险预警功能,将全省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纳入监测范围,推动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建立重点集团客户及其关联企业整体债务画像,对信贷资金投放、使用、偿还实施全周期穿透识别,为提升监管质效提供数据支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