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金融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以“拓外延、破梗阻、谋长远”为主线,着力破解融资堵点卡点,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截至2月末,全区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近6000亿元,占各类企业贷款比重较上年同期增加0.36个百分点,余额户数增长5000多户,民营企业贷款中信用贷款占比也较上年同期提升1.5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撑不断加强,未来金融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更加友好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将大有可为。”内蒙古金融监管局普惠金融处负责人介绍。
强核心拓外延 构建金融服务民营经济新范式
民营经济金融服务的核心在于构建适应民营经济主体需求的多元化、普惠型金融支持体系。围绕这一核心,内蒙古金融监管局指导辖内银行机构从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产业链供应链延伸、培育新质生产力等方面拓展服务。
交通银行内蒙古分行针对科技创新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从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应用,再到市场开拓、产生效益和投资回报多个生命周期提供资金支持。“我行对已有稳定市场份额和竞争力的成熟期企业可提供单户最高2000万元的‘科创快贷’线上融资产品,对于‘孵化期’初创企业依靠企业人才资质可给予‘科创人才贷’支持。近期,我们结合包头某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身份,通过‘科创快贷’产品为该企业审批800万元的信用贷款,助力企业顺利完成产品研发。”交通银行内蒙古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孙立军介绍。
阿鲁科尔沁金融监管支局指导阿鲁科尔沁农商银行助力当地小米等杂粮杂豆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通过深化银担合作等举措有力支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充足信贷资源,延伸杂粮精深加工产业链条,针对杂粮杂豆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推广“易农贷”“小微易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满足生产经营差异化资金需求。
内蒙古银行积极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融资、支付、结算等服务,帮助企业提升供应链的协同效应,为通辽市某供应链核心企业匹配“云链贷”产品授信3500万元。
渤海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开展“科技型企业专项营销”活动,依托总行“渤银科速贷”产品,服务具有高科技属性、高成长性以及广阔发展潜力的优质科创型企业。渤海银行呼和浩特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负责人赵娅君说:“相较于传统的贷款产品,‘渤银科速贷’打破了以固定资产抵押物为主要授信依据的模式,以科技研发、知识产权、组织管理、资本运作等多个科技维度作为主要的判断标准,科学打分给予企业相应的授信额度。截至2月末,累计投放‘渤银科速贷’达1900万元,累计投放科技型企业贷款8100万元。”
建规章谋破题 扫清体制机制梗阻
对关键堵点卡点的“靶向攻坚”,有助于进一步破解民营企业融资桎梏,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内蒙古金融监管局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完善尽职免责机制、严格落实“一视同仁”要求、持续减费让利,以金融一揽子增量纾困政策,精准拆除民营企业融资“隐形路障”。
内蒙古金融监管局推动《金融支持民营企业“一视同仁”试点方案》出台,通过给予资源配置和资金定价倾斜、完善融资风险分担机制、优质企业和项目推送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金融配套政策。建立并加大“蒙企通”平台建设服务专窗推广使用,以《自治区重点民营企业名单》为基础,向民营企业精准提供政策推送、数据监测、意见征集等服务,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整合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上线,将分散在多部门的财税、经营、金融政策进行系统集成,形成“信息共享—信用评价—融资对接—风险缓释”全链条解决方案。推动出台《内蒙古自治区民营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风险分担资金管理办法》,用足用好自治区1亿元民营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风险分担资金,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惠当下利长远 推动成效巩固与创新动能衔接
在解决首贷“信用白户”难题方面,察右中金融监管支局局长韩小平介绍:“支局推动银行机构扩大授信信息获取渠道,联动税务局调取近3年纳税记录形成银税互动授信依据,联动市场监管局指导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协助整理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流水凭证,建立可视化经营数据台账。”例如,察右中旗某服装店成功获得建设银行中旗支行专项授信80万元。该服装店负责人说:“我这个小店之前没啥报表,没有房产抵押,也没有贷款还款的记录,居然成功贷到款,真是帮了我大忙。”
察右中金融监管支局以此为经验建立“首贷企业孵化库”,配套推出“银税互动”白名单季度更新机制,帮助“信用白户”获取资金支持,目前已有47家小微企业纳入“首贷企业孵化库”。
内蒙古金融监管局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组织架构下,设立外贸板块专项工作组,指导金融机构将走访对接范围扩大至全部外贸企业,扩大保单融资增信合作,创新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订单仓单质押融资等模式。例如,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发布《金融支持外贸企业专项行动方案》,制定“专人负责、专项额度、专属产品、专享利率”四大措施,推出“荟订单”“荟资金”“荟用工”“荟保障”多元服务,整合信贷、结算、保险等不同领域的金融产品,着力打造多层次、多场景的金融服务体系。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