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东至金融监管支局:引金融“养分”培育壮大羊肚菌产业

2025-04-08 16:14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春日的皖南,万物复苏。走进池州市东至县胜利镇的羊肚菌种植基地,一座座黑色大棚整齐排列,棚内菌垄上羊肚菌如繁星点点,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装筐。近年来,东至县以羊肚菌产业为突破口,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强化风险保障,探索出一条“金融+产业+村集体”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截至2024年末,东至县羊肚菌种植面积达4000亩,综合产值突破16亿元,带动2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全县菌菇产业贷款余额达8963.2万元,较年初增长166.4%。
   金融创新破难题:从“融资无门”到“活水畅流”  

据悉,羊肚菌产业投入高、周期长,种植户常面临“启动资金短缺、抵押物不足”的困境。东至金融监管支局指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主动破题,打出产品创新“组合拳”。如,工商银行东至支行推出“兴农快贷”,最高授信300万元,执行优惠利率,贷款期限灵活;东至农商银行创新“乡村振兴贷”,通过“整村授信”实现24小时放款。此外,针对抵押物不足问题,该支局指导辖内银行机构推出“保证+信用”组合担保,活体菌菇、村集体信用均可作为增信依据。如,东至扬子村镇银行以“劝耕贷”为载体,支持全镇4000亩羊肚菌规模化种植。

服务下沉提质效:从“等客上门”到“送贷到田”

为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该支局推动机构下沉、人员下沉、服务下沉,如,指导东至农商银行选派79名“金融村官”驻村,摸排需求、上门办贷。该支局针对东至县菌菇产业成点连片特点,指导金融机构下沉菌菇产业集中乡镇,开展整村授信工作,东至杨子村镇银行与地方政府密切沟通,了解该镇菌菇产业规划,在东至县胜利镇19个村实现统一授信,截至2025年,仅东至杨子村镇银行在该镇授信总额就达3965万元。此外,鼓励辖内银行机构通过手机银行、微信小程序实现“线上申请、视频面签”。此外,金融服务从种植延伸至加工、销售环节等,全产业链保障金融服务不断档。

风险兜底强信心:从“看天吃饭”到“旱涝保收”  

羊肚菌对气候敏感,该支局指导辖内保险机构构建“保险+担保+信贷”多维保障网。如,国元保险东至支公司创新推出全国首单羊肚菌目标产量保险,以“主险+附加险”覆盖自然灾害、市场波动,财政补贴70%保费。2024年累计承保4726.9亩,赔付272.65万元。同时,推动银保联动“增信扩面”,国元保险东至支公司与省农担公司、工商银行东至支行、安徽扬子银行、工商银行等开展合作,实施“农业保险+金融担保+信贷”的金融模式,为东至县羊肚菌种植户提供融资授信1.5亿元,年利率3.2%以内,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此外,该支局指导辖内保险机构联合农科院专家开展防灾培训,安装大棚温湿度监测设备,2024年羊肚菌种植成功率提升至95%,较传统模式增长40个百分点。  

产业兴,经济旺。据了解,东至县羊肚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动了该县吉阳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1年25万元跃升至2024年500万元,带动全镇21个村迈入“百万俱乐部”。此外,通过土地流转租金、务工工资、分红收益“三增收”,使当地农户年均增收2.1万元。“利阳吉美”羊肚菌获“皖美农品”称号,东至黑木耳跻身“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4年全县食用菌综合产值16亿元,科技贡献率达65%。

东至县金融监管支局表示,将进一步指导金融机构聚焦菌菇产业,将金融与农业深度融合,以优质信贷产品、高效服务模式为菌菇产业提供充足资金;以创新保险产品为菌菇生长保驾护航,双管齐下保障菌菇产业又快又稳发展。同时该支局提到,下一步将指导金融机构把菌菇产业形成的优势做法进行经验总结,力争拓展到其他特色产业,实现东至县特色农产品的全面开花。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