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江苏金融监管局紧抓秋季关键农时节点,推动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提前谋划部署,加强信贷支持,完善保险保障,全力做好秋收秋种金融支持,助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加强资金保障,助力粮食增产
江苏金融监管局指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主动作为,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确保秋粮颗粒归仓,通过提前谋划,保障资金需求。
按照早调查、早安排、早发放的原则,农发行江苏省分行主动研判秋粮收购市场形势,充分发挥粮食收储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提前安排180亿元信贷规模,全力保障全省秋收资金供应。
加强联动,积极走访对接。该局指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主动加强与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储粮、财政局等部门沟通,并参与“政银企”对接活动,积极走访涉粮企业和种粮大户,为涉农客户提供金融政策解读和服务支持。徐州金融监管分局借力“金融副镇长”模式,推动辖内银行机构提前对接当地粮管所、村委,摸排秋收资金需求,按需提供信贷支持。
加强创新,定制金融产品。江苏省农信联社与省农垦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推出“农垦兴农贷”,为江苏农垦下属农场、子公司,以及与江苏农垦开展合作的省内广大农户、家庭农场等提供了优惠的信贷产品。南京银行推出“粮采贷”仓单质押业务,缓解粮食企业在收购、储存等环节的资金压力,支持粮食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截至10月末,金融粮食重点领域贷款4038.8亿元。
突出提质增效,助力惠民利民
江苏金融监管局指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围绕秋收秋种重要环节,积极跟进金融服务,持续提升服务质效。
优化流程,提高融资效率。扬州金融监管分局指导辖内金融机构批量获取粮食产业链客群清单,提前对有资金需求的“三农”群体建档评级。江苏银行结合物联网技术,推出全流程线上化的粮食场景物联网动产融资产品,实时获取粮食质押信息,提供灵活多样的贷款方案。
减费让利,降低农户成本。常州金融监管分局指导辖内银行机构参考LPR变动,结合涉农借记卡支付结算手续费减免等措施,对涉农主体给予优惠利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户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年初下降37个基点。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在秋收期间对约500户种粮大户和涉农企业实行优惠利率,支持秋收秋种贷款29.3亿元,减轻了农户和涉农企业负担。
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服务便利。江苏省农信联社指导辖内各农商银行针对秋收生产农户资金需求急、用信频、期限短的特点,积极开通秋收贷款“绿色通道”,适当简化信贷服务流程,限时办结;同时,针对农忙时节农户早出晚归的情况,相关农商行营业网点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引导农户使用手机银行、小程序等线上工具,提高金融服务便利度。
农险保驾护航,助力化险增收
江苏金融监管局指导辖内保险机构不断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护航粮食安全。
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实施范围。江苏金融监管局指导辖内保险机构联合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制定《关于印发江苏省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扩大至全省。2024年,江苏省水稻、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玉米种植收入保险共承保3500万亩,较2023年增加455万亩。
创新农业保险产品。江苏金融监管局指导辖内保险机构创新保险产品,织牢织密农业保险风险保障网。人保财险江苏分公司大力推广秋熟作物节气气象指数保险,为超800万亩秋熟作物提供风险保障27亿元,保障水稻、玉米等秋熟作物生长、收获过程中高温、降雨等风险。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水稻综合气象指数保险、玉米收获期降水指数保险、水稻收获期降水指数保险、水稻品质保险、水稻病虫害补偿保险等险种,累计为8.6万户农户种植的154.3万亩水稻、玉米提供风险保障5.6亿元。
增强农业保险风险保障能力。截至10月末,江苏省水稻、玉米、大豆秋熟作物相关农业保险已支付和未决赔款共计12.4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58%。镇江金融监管分局指导辖内保险机构开辟“绿色理赔通道”,成立20个查勘小组,确保秋粮稳产保供领域“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南通金融监管分局引导辖内保险机构开展农险高温灾害赔付,一周内快速赔付2620万元,灾害案件结案率100%。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