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精准对接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需求,今年以来,桐城金融监管支局积极推动“大数据+网格化”模式,聚焦桐城市活跃市场主体,畅通政银企对接渠道,助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建立融资协调机制,深挖市场潜力
该支局联合市发改委建立了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辖内11家银行机构均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工作专班,明确架构和责任。通过“大数据+清单+专属企业名单”模式,与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对接,获取桐城市活跃市场主体清单,数量达3.97万户。利用EAST大数据系统筛查,精准聚焦“无贷”活跃市场主体,截至三季度末,已识别未授信企业9000余户。
畅通银企对接渠道,实时跟踪对接进度
该支局指导辖内银行机构分类别、分批次满足市场主体融资需求。组织召开金融服务推进会,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通过“挂职副镇长+网点客户经理+驻村金融专员”网格一体化方式,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深入度。截至10月末,新增首贷户98户,累计授信1.09亿元。
推进网格化发展路径,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
该支局积极向当地市委市政府报送专题报告,获得地方政府支持。牵头制订《桐城市金融宣教(服务)网格化管理方案》,建立“四位一体”的长效化、常态化金融宣教(服务)站。据了解,这一模式不仅常态化送金融政策、金融知识至百姓身边,增强百姓对金融的正确认识,还充实基层防非打非监测点,保护群众财产安全,同时加深银行保险机构与市场主体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实现金融服务深入对接、有效覆盖。
桐城金融监管支局表示,下一步,将全力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以高质效金融服务为桐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