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四保障六提升”助力经济复苏

2023-08-14 16:01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徐州监管分局深入落实“四保障六提升”专项行动,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创新模式助力经济复苏提升服务质效。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徐州市各项贷款余额1.04万亿元,增速达到27.44%,保险业提供各类风险保障25.05万亿元。

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融资供给

该分局着力助推经济增长,大力支持“343创新产业集群”,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有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近年来,辖内银行机构累计走访对接市级重大项目765个,新增融资186.39亿元,有力保障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等机构主动对接发改、工信部门,积极用好3000亿元金融工具,完成了徐州市47个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服务对接,带动投资形成实物工作量。

该分局大力推进制造业贷款增长。实施“制造业信贷支持提升年活动”,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走访对接,多维度提升金融服务制造业水平。截至2023年6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1341.07亿元,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加160.18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12.92%,较2021年增加3.3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占比分别为30.31%、19.85%,较2021年末提升0.83个、1.21个百分点。

该分局还指导银行机构“一链一策”打造专属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助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例如,围绕徐工集团、协鑫集团等徐州市重点龙头企业,主动优化创新服务方式。截至6月末,全市银行机构供应链贷款余额达2651.32亿元,对8.9万户上下游企业融资余额970.17亿元,分别比2021年9月建立统计制度以来分别增长了46.7%和48.4%。强化能源保供支持力度,煤电、煤炭、供暖等企业授信余额达166.64亿元。

着力发展普惠金融

该分局引导全市银行业保险业,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主动改善薄弱领域金融服务,有力提升了广大小微企业和市民百姓的金融获得感。截至6月末,全市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80.82亿元,贷款增速连续保持全省领先,贷款户数26.06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55%,苏北地区最低,贷款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与此同时,金融服务新市民成效显著。该分局会同徐州市人社局印发《徐州银行业保险业服务新市民实施方案》,围绕创业就业、住房保障、教育培训、医疗保障、老有所养、基础服务等出台18条支持措施,累计推出专属信贷保险产品55个,专属贷款余额超60亿元,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3000亿元。同时,服务民生保障有突破。截至6月末,全市银行业建档立卡户经营性贷款余额23.14亿元,较年初增长13.16%,惠及4.78万个低收入农户家庭,比2022年末净增0.28万户。全市“惠徐保”参保人数达120万人,赔付金额5048.84万元,赔付人数4953人。

为高质量发展固本培元

为推动金融机构赋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该分局引导全市银行机构推出“智改数转贷”“卡脖子专项贷”“专精特新贷”等专属产品。其中,农业银行徐州分行推出专精特新“小巨人”信贷产品;建设银行徐州分行推出卡脖子专项贷信贷产品;人保财险徐州分公司研发推出“人才创业保”,为来徐创业的科研领军人物项目研发失败提供风险保障。截至6月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88.89亿元、251.22亿元和78.81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余额0.67亿元。

为全面促进乡村振兴,邮储银行徐州市分行与徐州市农业农村局合作开发“彭城农数贷”,整合各类涉农数据信息,推动农村小额信贷加快进入数字化;太平洋财险徐州中心支公司签出全省首单政策性生猪“保险+期货”项目。截至2023年6月末,全市涉农贷款、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分别为4007.90亿元、836.46亿元,全市农险保费收入10.15亿元,居全省第一,上半年累计赔付支出3.42亿元,有效支持农业生产经营。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