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全市场ETF规模突破5.63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全市场有7只ETF产品规模超过千亿元,规模超过百亿元的ETF达到119只。在市场环境的改善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出现了提升,行业ETF成为近期资金流入的主要方向。
规模增长创下历史新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全市场ETF规模突破5.6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9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时,今年前三个季度ETF产品数量新增279只至1325只;ETF总份额达到3.01万亿份,较年初增加3530.05亿份,增幅超13%。
具体来看,截至9月末,股票ETF总规模达3.71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规模占全市场ETF总规模的65.88%。值得注意的是,股票ETF今年前三季度规模增加8208.23亿元,年内增长28.43%,是规模增长最多的ETF类型。
债券ETF规模在三季度末也超过6900亿元,在ETF总规模中占比约为12%,同样创下历史新高。此外,商品ETF、跨境ETF规模增速也均超过100%。
在ETF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市场上百亿元级ETF产品数量也在不断增加。Wind数据显示,规模超过百亿元的ETF已达到119只,较年初增长超八成,其中近半数为股票型产品。此外,截至9月30日,市场上已有7只千亿元级ETF,较去年年底新增了易方达创业板ETF。具体来看,分别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南方中证500ETF和易方达创业板ETF。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超过千亿元规模的产品均为宽基ETF,尤其是跟踪沪深300指数的产品规模已突破1.2万亿元。在此背景下,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在9月底已达976.52亿元,有望成为首只千亿元级的行业ETF。
而ETF规模快速增长的原因或与“国家队”的增持有关。从多只ETF定期报告来看,“国家队”持有大量ETF产品。其中,中央汇金上半年的持仓市值超1.28万亿元,持仓规模占ETF总规模近三成。在“国家队”的入场下,市场情绪迅速得到提振,同时,ETF产品品类的不断丰富也更好地满足了各类资金的投资需求,并吸引更多资金入场,使ETF规模得到进一步增加。
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
宽基ETF作为“国家队”入场的主要工具,占据着较大的规模,但是可以观察到,当前越来越多的行业ETF正在获得资金流入,ETF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出现了提升。
行业主题类ETF成为资金买入的主要渠道,9月资金流入近1000亿元。从单个产品来看,Wind数据显示,9月有两只股票型ETF资金净流入超百亿元,分别为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资金净流入123.47亿元;国泰证券ETF,资金净流入116.81亿元。其后还有富国中证A500ETF、广发电池ETF、易方达机器人ETF等获得大量的资金流入。
份额方面,年内增长前三的ETF均为行业ETF,分别为富国基金旗下港股通互联网ETF、华宝基金旗下券商ETF、鹏华基金旗下化工ETF,年内份额分别增长595.86亿份、381.83亿份、230.58亿份。而宽基ETF虽然有些产品资金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但整体仍呈现资金流出趋势,9月资金流出近500亿元。
业绩方面,从宽基指数来看,9月沪深300上涨3.2%,同期中证A500上涨4.58%,而代表科技成长方向的创业板50上涨14.40%,科创50上涨13.66%。
从行业主题指数来看,9月科创芯片上涨17.75%,新能源电池上涨32.14%。同时,跨境指数也取得不错的涨幅,9月恒生科技上涨13.95%,中国互联网50上涨18.86%。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行业ETF获得资金流入,宽基ETF被赎回显示出投资者在市场情绪的改善下,风险偏好出现提升,逐渐偏好弹性更大的行业与主题指数来参与A股市场。
多家基金公司也在积极布局ETF,今年以来,全市场合计发行了274只ETF,ETF数量达到1325只。此外,还有16只ETF和ETF联接基金发布基金份额发售公告称,即将启动发行。投资方向包括证券公司ETF、国证港股通科技ETF、航空航天ETF、中证500ETF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新发的ETF中,ETF的持有人类型也愈发多元,不仅有中长期资金,还有外资、券商、个人投资者等也在踊跃参与ETF投资。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表示,ETF的发展已经形成政策支持、长期配置型资金入市、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加大配置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良好态势。未来,随着市场有效性进一步提升,ETF产品规模还将进一步提升。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