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沪深300指数持续进阶 强化资源配置枢纽作用

2025-07-01 10:31
来源:证券时报

沪深300指数问世已有20年。20年来,沪深300指数跟随A股市场历经多轮牛熊转换,其角色的变迁,深刻折射出我国资本市场功能的演进。

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中首条A股跨市场指数,沪深300指数的编制方法与国际主流指数编制逻辑基本保持一致,指数问世之初即作为投资者观测市场的定价基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深化,沪深300指数的功能边界也随之拓展,逐步成为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

这一进阶并非偶然,而是市场生态与制度设计协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万亿级产品跟踪规模、立体化对冲策略,让指数具备撬动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编制规则的动态优化,如成份股的动态调整、科创企业逐步纳入,在夯实指数定位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市场表征性。

“规模吸引资金,资金提升定价权”的正向循环,让沪深300指数成为机构资产配置的“默认选项”。目前,社保、养老金持有沪深300ETF规模超过3000亿元。这类长期资金的深度参与,进一步强化了指数的资源配置功能,让“定价—配置”的传导链条愈发畅通。

沪深300指数也是外资机构配置中国资产的重要标的。以沪深港通为例,2019年一季度末,北向资金持有沪深300成份股的市值占比为2%左右,而到2025年5月末,这一比例上升至近3%。

从引导国内资金流向,到衔接国际资本布局,沪深300指数有望从“本土枢纽”升级为“全球资产配置锚”。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