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伊始,宽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便迎来了新一轮的大扩容。2月17日,首批13只科创综指ETF开启发行。首发当日募集资金便达到了80亿元,同时还诞生了年内首只“日光基”。与此同时,第二批科创综指ETF也蓄势待发,科创综指ETF发行热度或将延续。
作为今年首批新推出的宽基ETF,其所跟踪的科创综指覆盖科创板97%的市值,让科创综指ETF成为投资者布局“硬科技”的一站式工具。在各机构看来,科创综指ETF具有显著的投资价值。
2月17日,首批13只科创综指ETF集体发行。具体来看,有12只产品于1月22日获批。其中,易方达、华夏、南方、博时、汇添富、招商、华泰柏瑞、建信、天弘9家上报了科创综指ETF,富国、景顺长城、工银瑞信3家上报了科创价格指数ETF。鹏华科创综指ETF则于2月9日获批并与前述12只基金同步发售。
值得注意的是,发行第一天,建信科创综指ETF仅用半天时间就募集超过20亿元发行上限,宣布提前结束募集并开启比例配售,成为今年首只“日光基”。据建信基金发布的公告,建信科创综指ETF原定募集期为2月17日至2月21日,因基金累计有效认购申请份额总额已超过本次募集规模上限20亿份(折合为金额20亿元),募集截止日提前至2月17日。
其余12只科创综指ETF发行成绩也不俗。其中,科创综指ETF易方达募集规模超10亿元,科创综指ETF工银首日募集或逼近10亿元,首批科创综指ETF发行首日募集规模超80亿元。若是13只全部募满,有望给科创板带来约260亿元“活水”。而2月17日开始发行的13只产品首日就完成了近三成的募集目标。
此前的发行公告显示,易方达、天弘、建信、景顺长城、南方、汇添富、华泰柏瑞、博时旗下的科创综指ETF的发行截止日期均定在2月21日,募集期仅有5天。富国、招商、工银瑞信旗下科创综指ETF则把募集截止日设定为2月28日。
费率方面,为助力投资者低成本布局“硬科技”发展机遇,此次发行的科创综指ETF都有着较低的费率。如科创综指ETF易方达、科创综指ETF招商等管理费率均为每年0.15%。
此外,在首批科创综指ETF获批后的第二天,第二批科创综指ETF便接力上报。中国证监会网站显示,嘉实、鹏华、国泰、兴业、兴银、西藏东财基金于1月23日集体上报了科创综指ETF产品。据了解,国泰科创综指ETF将于2月24日接档发行。显然,这波科创综指ETF的浪潮还将延续。
科创综指、科创价格指数均于2025年1月20日正式发布。科创综指由上交所符合条件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组成指数样本,反映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包括分红收益的整体表现。科创价格指数与科创综指样本一致,反映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整体价格表现。
在各家基金公司看来,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科创综指ETF具有显著的投资价值,这得益于政策支持与行业发展的双重推动。
易方达基金认为,科创综指具有“投前沿”“投全面”“投早期”三大特征。“科创综指ETF的推出,为投资者布局‘硬科技’发展机遇提供了新的优质工具,有望助力资金向创新领域聚集,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表示。
具体来看,“投前沿”是指科创综指聚焦前沿科技创新。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该指数全部成分股都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权重达58%。此外,指数成分股研发支出较高,2023年平均研发费用率超过10%。“投全面”是指科创综指行业覆盖全面。指数涵盖了科创板全部17个申万一级行业以及46个申万二级行业中的44个,行业覆盖度较高。同时,科创综指的行业分布相对较为均衡,第一大权重行业占比约45%,前三大权重行业合计占比约70%,集中度低于科创板50和科创100指数。
华夏基金表示,相较于主流宽基指数,科创综指采用了全收益指数的收益处理方式,即将成分股的分红计入指数收益,如同在科技创新的土壤中埋下复利的种子,可以全方位、深层次地展现指数在持续演进与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回报价值。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