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之本,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通过严把入口关、畅通出口端,强化市场优胜劣汰,加强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推动回购注销,强化分红,增强投资者回报;优化并购重组政策,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证券交易所开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倡议,A股上市公司纷纷响应,制定并披露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并提出一系列针对性举措,优化公司治理,提高投资者回报。
严把入口 畅通出口
发行上市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第一关,“水源”质量优劣关系到整个资本市场生态的健康与否。今年以来,证券监管部门通过完善制度安排,提高主板、创业板上市门槛,提高首发现场检查和现场督导比例等方式,严把上市公司准入关口。
3月1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着眼于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全面从严加强对企业发行上市活动监管,压紧压实发行监管全链条各相关方责任,提出了8项政策措施,包括严把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大幅提高对拟上市企业的随机抽取比例和加大问题导向现场检查力度等。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明确提出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包括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提高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强化发行上市全链条责任等。
另外,“应退尽退”的退市政策导向明确。“新国九条”提出,加大退市监管力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4月12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要求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逐步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
2024年,A股退市公司数量超过2023年。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2024年A股已有52家公司退市,较2023年增加7家。从退市原因看,有38家公司因“股价低于面值”退市,即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面值退市;11家公司的退市原因为“其他不符合挂牌的情形”;1家公司的退市原因为“连续4年亏损”。
浙商证券研报认为,提高A股上市公司质量的主要途径有三类,一是把好入口,即严把IPO审核门槛;二是打开出口,让现有不符合要求的上市公司退市;三是鼓励并购重组,让存量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来提升质量。
在持续监管方面,监管部门继续加强市场监管,加强风险防范。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证监会查办相关案件658件,罚没款金额11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同时,充分考虑A股市场中小投资者占绝大多数的实际,坚持趋利避害、突出公平、规范发展,对股份减持、量化交易、融券及时完善制度规则和监管措施。
上市公司加强分红、回购
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是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方面。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在加强分红、回购等方面积极回馈投资者。
Wind统计显示,截至12月19日,今年已有3968家上市公司发布现金分红相关公告。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2023年经营业绩报告,截至今年5月1日,A股上市公司公布或实施2023年度现金分红方案高达2.24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有100余家公司公布或实施了上市以来的首次现金分红。
新“国九条”提出的“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也得到了上市公司的积极响应。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统计,截至8月31日,沪市与深市共计65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24年半年报现金分红预案,分红家数较2023年同期提升了302%;有192家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超过50%,家数较2023年同期增长121%。
随着股份回购规则的不断优化和市场环境的日益成熟,A股上市公司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股份回购的浪潮中。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A股超过2100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合计回购金额超163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注销式回购”明显增多。例如,药明康德20亿元回购计划已全部实施并已注销回购股份;伊利股份拟以10亿元至20亿元回购股份,全部予以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等。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方面也迎来新规。11月1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要求上市公司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并结合实际情况依法合规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购等方式,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
并购重组领域政策暖风频吹
上市公司实施高质量并购重组是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2024年以来,并购重组领域政策暖风频吹,各类支持性政策相继发布,制度包容性不断提升。9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并购六条”),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进行并购重组,包括开展基于转型升级等目标的跨行业并购、有助于补链强链和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未盈利资产收购。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跃度明显提升,以生物医药、半导体等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并购案例数量显著增加。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发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一项举措是“积极开展有利于提高投资价值的并购重组”。有券商研究报告认为,并购重组作为本轮央企开展市值管理的“价值创造”主工具的地位进一步明确。
分析人士认为,本轮并购重组在制度安排上愈发友好,在并购方向上有明显倾斜,且更加强调产业链上下游整合,资本市场服务“硬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内在逻辑。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