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募基金2024年三季报已全部披露。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规模已突破31万亿元。其中,受股市行情影响和市场资金涌入,三季度末股票型基金尤其是纯指数股票基金规模大幅增长。ETF持续受到市场追捧,股票型ETF占比快速增加,截至三季度末,股票型ETF规模大幅超过主动股票型基金,沪深300ETF的存量规模已经突破1万亿元,ETF成为当前投资A股的重要工具。
ETF规模进一步扩大
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1万亿元,达31.58万亿元,环比增长2.88%。
具体到各类型产品,截至三季度末,股票型基金数量为2539只,总规模为3.91万亿元,环比分别增长2.38%、38.53%,无论是产品数量还是产品规模,股票型基金均是三季度规模增速最快的产品类型。
截至三季度末,混合基金数量4639只,总规模达3.5万亿元,环比增长0.39%、5.25%。
QDII和FOF的规模也都出现了增长,截至三季度末,总规模分别为5214亿元、1473亿元,较上季度增长1.01%、0.2%。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三季报统计,债券基金规模出现了下降,截至三季度末,债券基金规模为10.3万亿元,环比下降3.2%,总规模延续了此前的下降趋势,而产品数量却仍在增加,数量为3715只,较上季度增长1.42%。
同样出现下降的还有货币市场型基金,截至三季度末,货币市场型基金规模13万亿元,环比下降1.17%,产品数量370只,与二季度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以股票型ETF为代表的被动基金持股占比持续提升。三季度股票型ETF规模从二季度末的1.81万亿元扩大至2.76万亿元。截至三季度末,偏股型公募基金(主动偏股型+被动指数型)中,被动指数型基金持有A股占比达51.11%,已超过主动偏股型基金。
从跟踪的标的指数来看,跟踪沪深300的ETF规模排名第一,规模为1.05万亿元,环比增长14.23%,遥遥领先其他指数。排在其后的科创50、上证50、中证500,规模均在1700亿元左右,此外,中证1000、创业板指规模分别为1500亿元和1200亿元,而跟踪这两个指数的产品规模环比增速均超10%,增长势头强劲。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投资者大额净申购以及指数自身涨幅是股票型ETF规模增长的重要原因。根据ETF流通份额变化和成交均价测算,2024年前三季度,股票型ETF净流入规模合计达8884亿元,其中,三季度净流入4840亿元。另外,三季度存量ETF净值规模增长4319亿元;新成立股票型ETF共264.72亿元,其中,10只中证A500ETF合计200亿元规模,是主要增量来源。
公募基金股票资产配置增加
2024年三季度,公募基金债券类资产占比下降至48.65%,环比下降近5%,持有市值16.8万亿元,股票类资产占比上升至20.38%,增长超3%,持有市值7.04万亿元。
持有股票的行业方面,制造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位列前三,分别占比57.39%、10.17%和4.89%。
板块方面,整体来看,“双创”仓位上升、主板仓位下降。其中,创业板的配置比例为19.29%,较上季度增长2.45个百分点。科创板的配置比例为10.54%,较上季度增长0.78个百分点。主板的配置比例为69.43%,较上季度减少3.25个百分点。北交所的配置比例为0.11%,较上季度增长0.01个百分点。
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利润超1万亿元。具体来看,产品方面,三季度利润排名前十的基金全部为ETF基金,利润几乎全部超过百亿元,而沪深300ETF包揽了利润前四名。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