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公募基金资产净值破30万亿元

2024-05-29 11:10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5月2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公布4月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4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8家,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总额首次突破30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

近年来,公募基金规模持续增长,已经成为投资者重要的资产配置选择,而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中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于公募基金整体规模的大增,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市场回暖和投资者预期不断向好,叠加政策推动,未来公募基金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净值突破30万亿元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51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0.78万亿元。

具体来看,4月底,封闭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为38249.7亿元,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为269527.01亿元,分别较今年3月底增加118.17亿元和1.57万亿元。固收类基金和货币基金成为4月公募基金规模增长的主要来源。中基协数据显示,相较于3月底,货币基金增加9426.6亿元,债券基金增加4649.87亿元,QDII基金规模增长58.2亿元。同时,随着权益市场持续回暖,权益类基金规模也有所提升,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规模分别较3月底增加了859.39亿元和680.88亿元。

基金份额方面,截至4月底,开放式基金份额为25.60万亿份,较3月底增加1.35万亿份;封闭式基金份额则小幅缩水至3.59万亿份,较3月底减少9.18亿份。开放式基金中,除混合基金、QDII基金外,其他类型基金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份额攀升较多,最新份额为13.44万亿份和5.45万亿份,分别较3月底增加9605.19亿份和3937.47亿份。股票基金份额也有所增长,较3月底增加203.58亿份,达2.74万亿份。

基金产品数量方面,4月份,权益类基金数量表现较好,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合计增加66只,另有债券基金和QDII基金分别增加39只和6只。

权益类基金持续回暖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债券基金、货币基金4月增幅迅猛的背景下,权益类产品规模增长较为平缓,但权益类基金同样是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规模增长的重要“推手”。中基协数据显示,2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9.3万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2月规模增加7000多亿元,债券基金单月增3000多亿元,货币基金2月规模增量为8500亿元。

权益类基金规模的增长与A股市场回暖密切相关。以头部公司为主的多名百亿元基金经理今年以来业绩已经回正,还有不少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取得了不错的回报成绩,基金净值也创下新高。

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在一系列有力政策支持下,2月以来,A股市场持续反弹,市场情绪明显回暖,多数优质上市公司在当前定价下仍然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基金业绩整体出现强势“回血”之际,包括绩优基金在内的多只基金宣布限制大额申购。目前发布限购的基金数量已经超过1000只。业内人士表示,绩优基金容易受投资者青睐,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产品规模的迅速增长,规模快速膨胀可能会影响基金经理的操作灵活性和业绩表现,因此这类基金往往会被限购。

公募基金肩负更大责任

近年来,公募基金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的5年时间里,截至当年年底,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分别为14.70万亿元、20.05万亿元、25.45万亿元、25.75万亿元以及27.27万亿元;全市场基金产品数量分别为6091只、7403只、9175只、10491只、11514只。

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新“国九条”提出,“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大幅提升权益类基金占比”。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公募基金规模不断增长,公募基金产品已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除了在发布新的产品和提升服务上要付出更大努力外,也意味着行业被赋予了更大责任。

“近两年,我们把更多时间放在打磨投资管理能力上。”景顺长城基金董事及总经理康乐表示,资管机构应提高投资管理能力,根据投资者的不同需求提供更好的超额回报和波动可控的绝对收益。

诺德基金董事长潘福祥认为,作为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公募基金行业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建设高质量资本市场和普惠全民财富管理的重要任务。根据新“国九条”要求,公募基金行业应强化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严抓自身管理和约束,去除沉疴,回归本源。公募基金管理人应在积极助力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以努力为持有人提供长期、稳定且持续的回报作为首要目标。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