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券商处获悉,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巩固行业文化建设成果,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修订了《证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并向各券商征求意见,于5月24日前将反馈意见报送。
就在3月15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督促行业机构及从业人员大力弘扬和践行“要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要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要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要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要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以下简称“五要五不”)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同时,《意见》还强调,加强从业人员管理。督促行业机构切实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严把任职“入口关”,突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引导从业人员珍惜职业声誉、恪守职业道德,推动培养德才兼备的金融人才队伍。完善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基本规范和操守准则,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分类名单制度和执业声誉管理机制。
为此,从本次《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弘扬和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整合凝练原《准则》部分条款、持续倡导尊重包容和共同发展的行业生态等三大方面。
具体来看,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证券行业应与时俱进弘扬和践行“五要五不”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基于此,修订稿对未涵盖的部分进行新增,对表述不一致的部分进行调整。例如,修订稿的前五条按照“一、诚实守信,专业尽职”“二、以义取利,珍惜声誉”“三、稳健审慎,致力长远”“四、守正创新,益国利民”“五、依法合规,廉洁自律”的顺序进行阐述,与“五要五不”的顺序、内容保持一致,并且依据行业特点补充了“专业尽职”“珍惜声誉”“致力长远”“益国利民”“廉洁自律”的对应要求。
同时,为优化原《准则》各条款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重复论述的情况,本次修订对部分条款进行了内容合并与更新。在符合“五要五不”要求的前提下,《准则》按照关联性原则进行整合,在保留原条款基本要义的同时,凝练后的条款更为精简、准确。
此外,修订稿的最后条款承继了原《准则》“尊重包容、共同发展”的主要内容,本条款与前述条款相衔接。同时,修订稿对该条款进行补充与完善,在最后发出倡议“做有格局、有担当、令人尊重的从业人员”,总结了《准则》作为从业人员行为指引的功能定位,引导行业从业人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