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持有A股流通市值5.1万亿元 公募基金已成A股第一大专业机构投资者

2024-01-17 15:02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公募基金已经成为A股第一大专业机构投资者。在中国证监会1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机构司副司长林晓征展示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社保基金、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年金基金等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15.9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5.1万亿元,持股占比从3.8%提升至7.3%,成为A股第一大专业机构投资者。

2023年以来,在权益类市场表现低迷的情况下,公募基金逆市布局已成为市场共识。行业机构普遍认为,一方面,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另一方面,当前,A股市场估值水平已处于历史低位,长期看已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现阶段面临较好的逆市布局时间窗口,有利于投资者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费率改革平均每年为投资者节约成本140亿元

近年来,证监会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积极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取得阶段性成效。林晓征介绍说,截至2023年底,社保基金、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年金基金等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15.9万亿元,较2019年初增幅超1倍,持股占比从17%提升至23%,已成为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3年以来,监管部门在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行业费率改革、支持权益类基金逆周期布局等。

事实上,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据林晓征介绍,2023年费率改革主要工作包括:一是产品降费。除存量产品外,新注册产品相应下调管理费与托管费率。二是推出与投资业绩挂钩等类型浮动费率产品试点。三是拟发布规则进一步规范基金证券交易行为,降低证券交易佣金费率。四是强化费率披露要求,使公募基金各项费用能够更加简明清晰地展现在投资者面前。

本轮公募基金行业三阶段费率改革于2023年7月开启。目前,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有序调降,首批浮动费率试点产品稳步推出,第一阶段改革成效显著。2023年12月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管理的规定(征求意见稿)》,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第二阶段费率改革工作正式启动,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投资者获得感、活跃资本市场。

据统计,公募基金行业130余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发布降费公告,降费产品超3300只,初步测算,平均每年将为投资者节约成本约140亿元。

“下一步,证监会将按照既定工作部署,扎实有序推进基金降费工作,出台配套支持性政策措施,推动行业更好服务投资者财富管理需求。”林晓征表示。

激励基金公司逆周期布局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另一项重点,是支持权益类基金逆周期布局。2023年,在A股市场表现低迷的情况下,公募基金加大逆周期布局力度。这既是基金公司落实监管的要求,也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在用实际行动看好市场。

早在2023年8月,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时表示,建立公募基金管理人“逆周期布局”激励约束机制,减少顺周期共振。

从效果看,权益类基金数量增多。证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产品注册方面,2023年全年获批产品中,权益类基金占比72%,较2022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在基金募集方面,尽管权益类基金募集整体规模有所回落,但产品募集数量提升和结构优化,权益类基金募集数量由2022年的706只增加至763只,占比由2022年的49%提升至60%。发起式权益类基金明显增加,整体数量达313只,较2022年接近翻倍。

与此同时,证监会还支持基金公司加大跟投力度、增强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2023年,基金公司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规模超4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现象都充分表明公募基金管理人坚定投资信心,积极看好后市,愿意与投资者实现更高利益绑定。展望未来,权益类基金仍有广阔发展空间。

林晓征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支持行业机构逆市布局,并将研究制定“逆周期布局”激励约束机制,重点是引导行业机构将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发挥好“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作用,强化对逆周期布局的正面激励,引导机构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切实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行业政策落地引导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围绕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监管部门除了推动前述两方面工作外,还有多项行业政策在2023年落地。

2023年6月,证监会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公开征求意见,旨在健全资本市场财富管理功能,深化投资端改革,培育资本市场买方中介队伍。《规定》加强了对投资环节的监管,优化投资分散度等监管要求,强化对顾问服务的监管,持续丰富服务内涵,同时,针对新问题、新情况补齐监管短板,促进业务合规有序开展。整体而言,基金投顾业务的优化有助于投顾机构(渠道)及资管机构的长期发展。

2023年11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修订基金从业人员有关自律规则,包括《基金从业人员管理规则》及配套规则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投资管理人员注册登记规则》。对于从业人员,《基金从业人员管理规则》要求压实机构的从业人员管理主体责任,明确从业人员禁止滥用职权、商业贿赂等禁止性行为,强化自律约束机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投资管理人员注册登记规则》强化了对投资管理人员流动的合理性、平稳性要求,加强对募集期、封闭期、管理现有已成立公募基金产品未满一年等情形下基金经理的离任及变更管理要求。整体而言,这一系列规则对从业人员和基金经理提出了更高的合规要求,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