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险企资本补充创新路径扩容

2025-09-18 10:10
来源:金融时报

9月10日,中国太保成功发行155.56亿港元H股可转债,在零票息前提下,最终实现溢价发行且长线投资者认购比例超过七成,转股溢价率25%,不仅印证了资本市场对中国优质保险公司基本面、行业地位及中长期发展前景的信心,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国有金融上市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和投资者群体。

据了解,中国太保此次拟发行的H股可转债初始转股价格为每股H股39.04港元,对应2025年9月10日中国太保H股收盘价和当日交易均价的溢价率分别约为21.2%和22.5%。该可转债于2030年9月18日到期,为零票息债券(不计息)。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保险公司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将计入附属资本,转股后可计入核心资本,中国太保此次可转债发行将以低成本方式有效提升资本实力、支持主业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5第二季度末,中国太保和旗下子公司太保寿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90%、13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64%、215%。

零票息可转债成险企“补血”新宠

中国太保并非今年首家布局零票息H股可转债的保险公司。今年6月,中国平安发布公告宣布拟发行117.65亿港元、到期日为2030年的零票息H股可转债,主要用于满足公司未来以金融为核心的业务发展需求,支持医疗、养老新战略的业务需求。

两大头部险企的相继试水,推动零票息可转债成为险企资本补充的创新选项。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零票息可转债之所以受到保险公司青睐,核心在于其兼具以下三大优势:一方面,可以显著降低融资成本。零票息设计意味着保险公司在债券存续期内无需支付利息,仅需在到期时按约定履行偿付或转股义务,大幅减轻了存续期内的现金流压力,融资成本低于传统公司债、资本补充债等债券品种。另一方面,可以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偿付能力。可转债一旦完成转股,将直接转化为公司核心资本,可有效提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增强险企风险抵御能力。此外,还可兼顾投资者与发行方利益。对投资者而言,其也有更大的选择权,即在享受股票价格上涨收益的同时,不承担股价下跌带来的资本金风险。对发行方而言,可转债发行审批流程相对简洁、效率更高,可快速满足融资需求,对现有股权结构影响小,决策流程相对简单。

年内发债规模已超1000亿元

零票息可转债作为新兴资本补充方式,目前行业内尝试仍较少,但随着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头部保险公司的示范效应显现,叠加政策层面的支持,有望成为更多保险公司的选择。

202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保险机构要更好发挥“两器”“三网”作用,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培育真正的耐心资本,提升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要增强保险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除可转债外,今年以来,泰康人寿、太平人寿、阳光人寿等多家险企亦通过资本补充债、永续债等工具积极补充资本金。据Wind统计,2025年以来保险公司在境内发债规模已超过800亿元,加上中国太保155.56亿港元和中国平安117.65亿港元的可转债,合计境外发行规模约273亿港元,全年发债总额突破1000亿元。与此同时,股东增资也是重要途径,平安人寿、国联人寿等多家险企年内已通过此方式补充资本金。

为何保险公司在2025年积极发债?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保险业补充资本的需求比较强烈,新的资本补充路径可使保险公司的资本补充方式更加多元化。尤其是“偿二代二期”工程实施后,对核心资本的认定更严格,叠加利率下行导致的资本消耗加速,险企面临更大的偿付能力缺口。金融监管部门将偿付能力规则过渡期延长至2025年底,进一步推动保险公司加快资本补充节奏。在当前市场利率环境下,发行尤其是零票息债券,有利于保险公司锁定长期低成本资金,同时可结合自身情况和市场环境选择更适合的资本补充手段,提升资本补充的灵活性和效率。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