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解析再保硬市场与软市场交替规律

2025-08-19 15:14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近日,中国再保旗下中再研究院发布《全球再保险市场周期研究:历史与展望》(以下简称“报告”),深入剖析过去30年全球再保硬市场与软市场交替出现的周期性规律,并结合当前市场态势作出预判。

周期变化呈现四大规律

报告指出,过去30年,全球再保市场经历了日益扩大、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发展历程,自然灾害、地缘政治、宏观经济等风险对全球财产再保险市场影响尤为明显,使之呈现硬市场和软市场接续发生的周期性规律。在硬市场中,保险费率升高、保险条款趋严、费用竞争减弱,再保公司的承保利润率随之升高;软市场则相反,保险费率持平或下降、保险条款放松、竞争激烈。

报告展示了过去30年全球财产险巨灾费率指数变化:1991-1993年硬市场,费率上涨286%;1994-2000年软市场,费率下降60%;2001-2003年硬市场,费率上涨67%;2004-2012年震荡期,费率下降3%;2013-2018年软市场,费率下降27%;2019-2024年硬市场,费率上涨62%。

报告指出,基于以上历史经验,可以看到再保市场周期符合一般的经济学供需规律,软、硬市场分别因资本过剩、紧缺而形成,呈现周期性特征。

一是硬市场持续时间一般短于软市场持续时间。过去30年,全球再保市场出现3次硬市场,分别持续3年、3年和6年;出现2次软市场,分别持续7年、6年;出现1次市场震荡期,持续9年,其中3年费率上涨、6年费率下跌。一轮完整的软、硬周期轮替需要约10年。

二是软市场早期能维持较好ROE,第3年起下滑至长期均值及以下水平。过去20年,全球再保行业平均ROE为9.4%,中位数为10%。从2013-2018年这一轮典型的软周期来看:软周期的前两年,再保公司仍能维持长期均值以上的ROE水平,第3年开始下滑到长期均值水平,第4年至第5年跌破均值,在软周期末期可能因重大巨灾事件出现亏损。2018年,市场费率止跌反弹,但ROE仍处于低位。在此后6年的硬市场中,费率上涨势能逐年积累,ROE呈波动向上态势,直到硬市场末期达到峰值。

三是硬市场需多次重大事件或因素叠加方可形成。硬市场往往由单一重大损失事件肇始,但只有多次重大损失事件连续发生或发生时间相隔较短的多因素叠加,对市场资本供给形成实质性侵蚀,才能彻底推动软市场向硬市场转换。

四是全球市场周期主要由欧美驱动。欧美高度垄断全球再保险市场,是承保能力的主要提供者。因此,几乎只有发生在欧美或对欧美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损失事件才可能引发硬市场。

保持承保纪律至关重要

报告指出,2025年续转费率虽有所下降,但费率水平仍较为充足,大部分再保公司定价策略稳健、条款严格、承保纪律坚定。

报告对当前市场周期作出了预判。一是市场供需关系向需求端倾斜。2023年、2024年,全球再保行业回报达到近20年最好水平:在供给端,传统再保资本快速积累、另类资本快速涌入,带动总资本供给两年上涨24%;在需求端,虽然全球巨灾损失连续第5年超千亿美元,巨灾发生频率和损失金额均处历史高位,但并未出现影响直保、再保公司的单一特大损失,再保及转分需求未出现明显攀升。

二是市场呈加速走软趋势,不同区域、险种存在差异。从实际续转结果看,2025年“1.1”续转期间,再保公司巨灾业务承保能力供给增长约10%-15%,需求仅增长5%,导致费率下降6.6%;2025年“4.1”续转及其后续转维持了年初态势,市场呈现加速走软趋势。分区域看,截至7月续转,美国费率下降6.7%,欧洲下降5.3%,亚太区下降15.9%。分条线看,美国责任险、国际责任险、北美比例财产险、北美险位超赔费率仍维持稳健,北美财产险巨灾超赔、国际财产险、国际险位超赔、水险特险费率有所下降,而网络风险、意健险、航空险明显下降,进入软周期。

三是展望未来,预计2025-2026年,如无重大事件发生,再保行业资本回报仍可能维持较高水平;2027年及之后,随着费率水平下降、承保条件放松,投资端利率水平下降,将真正感受到软周期下的经营压力。

报告认为,费率进一步走软已成市场一致预期,但鉴于费率处于较充足水平且利率较高,再保公司未来1-2年仍能获得较好的资本回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再保公司需更主动进行周期管理,坚持承保纪律,持续优化业务组合,保证业务利润率、坚定退出亏损业务,确保业务组合有足够空间吸收潜在重大损失。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