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气象指数保险助力守护“蓝色粮仓”

2025-08-15 09:57
来源:金融时报

在青岛市城阳区的海面上,一串串牡蛎养殖笼随波轻摇。牡蛎养殖户吕先生望着这片海域,不再像过去那样担心风浪,而是多了一份安心。这种心态的转变,源于一张特殊的保单。

牡蛎不仅是岛城百姓餐桌上的美味,更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天然净化器”。青岛市有着近10万亩的牡蛎养殖区,无形中成为守护近海生态的一道天然屏障。然而,这份“生态馈赠”曾长期面临自然风险的威胁。“以前只要天气预报说有大风大浪,我就得守在海边,生怕一个夜里风大浪急,把一年的辛苦全卷走。特别是青岛市春天大风天多,夏天要经历几轮台风,真损失了也只能扛着,不仅心疼,更担心第二年没钱再投苗养殖。”吕先生说起过去的日子心中满是无奈。

“养殖牡蛎如果遇到台风等极端天气,小风浪会挤碎蛎壳,大风浪会直接把浮标网箱从海里甩到岸上。”人保财险青岛市分公司业务员王正玮告诉记者。

改变就在今年6月,在金融监管总局青岛监管局等多部门指导下,青岛市首个政策性牡蛎风力气象指数保险落地城阳区,上马街道吕先生等3位牡蛎养殖户成为了首批投保人,他们为自己养殖的7011亩牡蛎投保了一份保额达4557万元的保险。

“保障期限内,一旦保险牡蛎所在区域的风力指数达到合同约定的起赔标准,保险事故即视为发生,保单触发理赔,被保险人将按照约定获得相应的赔偿。此外,该险种的理赔环节只需考虑实际的气象参数,无需实地查勘定损,有效解决了海洋渔业保险‘查勘难、定损难’的问题,切实提高了保险理赔效率和服务水平。”王正玮介绍说。

据《金融时报》记者了解,人保财险与青岛市气象局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在牡蛎养殖核心海区选定自动化风力监测点,实时收集权威风速数据。将监测数据与保险触发标准对接,实现风灾预警与数据触发赔付,既精准又高效。

“现在不一样了,有了这张牡蛎风力气象指数保险保单,心里踏实多了。”吕先生笑着说,“养殖牡蛎不再是完全靠天吃饭,即便风浪来了,造成损失,保险公司也能及时赔付,我们养殖户干劲更足,也敢逐步扩大养殖规模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