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中国城乡健康养老白皮书(2025)》发布 保险业深度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025-04-11 15:17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和市场潜力的释放,银发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空间,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和优质的产品及服务,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也能促进相关产业升级转型,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4月9日,在中邮保险主办的“新康养·新主张·新未来——中国城乡健康养老主题发布会”上,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表示。

养老事关亿万人民福祉。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当下,加快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中国式养老事业备受关注。当日发布的《中国城乡健康养老白皮书(2025)》(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民众的养老需求正从单一的经济保障向健康安全、情感关怀、文化娱乐多重维度并行的综合需求演变,需要匹配个性化、全方位养老解决方案。

养老服务需求急剧扩张

梁涛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加速期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历史交汇点,老龄化速度加快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养老服务需求呈现急剧扩张态势,养老需求结构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这在《白皮书》中有所体现。在城乡健康养老需求洞察方面,《白皮书》调研数据显示,身体健康(39.0%)和医疗便捷(35.6%)是最主要的需求点,养老资金充足(34.8%)依旧是基础层面的核心诉求之一,而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分别占28.4%和27.9%)是仅次于以上三者的重要诉求。此外,文娱活动、定期旅行、消费自由等“享老型”需求,反映新时代城乡居民对精神生活和自由支配能力的重视;21.2%的老人希望与子女家人在一起,凸显养老生活中心理需求的重要性。

《白皮书》显示,此次城乡居民健康养老需求的洞察结果反映我国城乡居民在备老、养老过程中的多样化追求与期待——从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乐到老有所为,以经济保障作为根基,一步步向老有所养、幸福完满的晚年生活扎实迈进。

如何应对城乡居民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期待?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吴玉韶表示,建立健全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深化养老服务改革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协同推进。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原一级巡视员郝福庆认为,银发经济具有产业链长、业态多元的特点,贯穿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呈现出福祉性、消费性、服务性、未来性、孝慈性和政治性等鲜明特征。发展银发经济需要统筹全局与精耕细作相结合,既要扎实提升传统服务领域,又要大胆创新发展新型业态。

“我们期望借助《白皮书》的发布,为民众认知健康养老需求、规划健康养老生活提供有益参考,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快健全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为广大民众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中邮保险党委书记、董事长韩广岳表示。

完善“保险+康养”生态

保险业在我国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近年来,我国保险业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了部分老人对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专业护理服务的需求。

吴玉韶认为,保险业深度参与将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民众提供可持续、有品质的养老解决方案贡献重要力量。

在梁涛看来,保险业在谱写养老金融大文章、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大有可为,在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协同发展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养老金金融方面,通过保险产品帮助个人进行养老资金储备和增值,实现养老资金合理规划。养老服务金融方面,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将养老资金与养老服务需求紧密结合。养老产业金融方面,通过保险资金优势参与养老产业投资建设,支持养老实体产业发展。这种跨界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健康养老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养老需求,为民众提供更坚实的保障和更优质的服务。

韩广岳表示,为深入贯彻国家重大战略,扎实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中邮保险充分发挥大健康、大养老“生态链接者”的优势,通过“轻运营+强管控”创新模式,甄选链接优质服务资源,建立全链路质量管控机制,精心打造“YOU享岁悦”康养服务体系,努力为广大民众提供一站式综合康养解决方案。近期,中邮保险专门成立康养事业部,通过构建专业、高效的组织架构,为蓬勃发展的健康养老事业提供坚实有力保障。

《白皮书》指出,随着需求迭代、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保险业要进一步扩展大健康和银发经济全产业链布局,不断完善“保险+健康养老”生态,以“四维融合”理念不断延伸服务长度、扩大服务广度、拓展服务宽度、厚植服务深度,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健康养老解决方案。

具体来看,在时间长度上,强化全周期规划布局,运用跨期财务管理与风险保障手段,保障健康养老资金稳定供应和依据不同人生阶段特征与养老模式,提供精准服务,实现备老至养老全周期的无缝对接;在覆盖广度上,兼顾不同经济能力、生活地域、健康状态、认知水平群体的需求,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践行社会责任,不断完善服务网络,尤其是增强末端服务能力,增加“可及性”,推动优质养老服务全面覆盖;在服务宽度上,紧密围绕“9073”养老格局,深度整合产业链,拓展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构建多元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定制专属方案,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在服务深度上,针对不同养老模式提供适配服务,打造专业人才队伍,严控服务品质,借助科技赋能,提升服务能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