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屋顶上铺了30多块光伏板,一年下来能赚1000多块钱呢。”前不久,湖南省汉寿县百禄桥镇中兴村村民朱先玉将这件“晒着太阳赚钱”的好事儿告诉了在北京工作的子女。这一幕也是我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缩影。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60891.8万千瓦,其中,像老朱家一样的户用光伏累计并网容量11579.7万千瓦。大量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既是在推进能源革命,也是在为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是在擦亮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一般而言,绿色产业资金需求大、回报周期长,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较多,保险业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其提供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
近年来,保险业将服务绿色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持续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在以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提升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质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中国人保提供绿色保险保障75.5万亿元,同比增长20.4%,赔付1214.6亿元;中国人寿提升绿色保险供给能力,为绿色产业提供保险保障6031.65亿元,累计绿色投资规模达4627.88亿元;中国平安持续开展绿色金融行动,升级设立集团 “1+N”碳账户体系,保险资金累计绿色投资规模1285.68亿元;中国太保提供绿色保险保障109.2万亿元,累计绿色投资超2000亿元;中国再保为绿色能源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风险保障近4000亿元。
保险业在服务绿色发展方面要深刻把握政策导向,抓好具体落实。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掌握经济社会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大国竞争的关键,也是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推进经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保险业服务绿色发展就要赋能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也是保险业服务绿色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方向。具体而言,保险业要按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针对类脑智能、基因技术、深海天空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努力创新产品服务,优化风险减量服务和管理机制,推出一批绿色保险服务模式,适度增加保险资金绿色投资规模。
巨大的绿色市场产生了巨大的风险管理需求和资金需求,为保险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服务绿色发展的过程中,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发挥,保险资金的规模优势和稳定性、长期性特点将得到进一步显现,其市场影响力将得到显著增强。但要看到,保险业服务绿色发展不是“百米冲刺”,需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既避免通过服务绿色发展赚大钱、赚快钱,也管控好服务绿色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