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记者观察:小米汽车保费引热议

2024-04-12 10:22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近日,小米旗下第一款纯电SUV小米SU7正式发售,并由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阳光财险为小米车主提供专属的价格和理赔服务。

小米汽车热度不减,其保费价格也引起广泛关注。4月6日,小米汽车在官微就小米SU7保费和50多万元燃油车保费接近问题回应称,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商业险条款不同,新能源车商业险专属条款既为“三电”系统提供保障,又全面涵盖行驶、停放、充电及作业场景,还根据新车/旧车、品牌、车型、上户类型、险种、保额等因素综合计算,保费价格不尽相同,不能简单通过车价进行比较。

不过,也有小米SU7 Max创始人版车主在网上晒出新车保费方案,即基础版保费6638.29元、尊享版保费7035.95元。不少网友表示,该保费方案“不贵”,比预期要低。

此次小米汽车保费方案之所以引发热议,一方面可能是地域原因导致,另一方面可能是新能源车保费普遍较贵。

人保财险总裁于泽在年报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新能源车商业险综合成本率高于传统燃油车7个百分点左右。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表示,新能源车出险率比燃油车高出一倍。

可见,新能源车险市场目前仍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无论对于头部险企还是中小险企而言,新能源车险产品都面临保费定价难度大、维修成本高等问题。不同车型、品牌、用途的新能源车风险差异大,相关数据和经验有限,定价困难;智能化应用多,轻微事故可能造成高额损失。

解决新能源车险“贵”与“难”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多方合力才能逐渐解决。从政策方面,可以进一步改革车险,降低不出险车主费率,目前优化新能源车险定价机制的具体政策已在制定。从风险减量方面,可以深入研究新能源车风险特征,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从而提升风险识别能力,精准定价。从科技赋能方面,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分析驾驶行为,引导改善以降低事故。此外还可以提升新能源车社会化维修服务能力。

总而言之,新能源车险还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发展需要基于经验数据积累和成本进一步优化。相信在多方努力下,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和保费都会进一步优化,车主和险企将实现共赢。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