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2023年中国家庭财富健康指数报告》显示:家庭养老规划意识提升

2024-01-31 15:32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近日,中信保诚人寿发布《2023年中国家庭财富健康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保险作为与风险有着天然联系的金融工具,在家庭中起着尤为关键的“守门员”作用,守护着家庭财务的“最后一道防线”。

《报告》显示,随着年龄结构增长,家庭资产、负债、现金流面对不同影响因素更加多样化的趋势,需要关注多种场景下家庭面临的发展压力,更加全面、理性地开展家庭财富规划。

在突发风险维度,呈现家庭风险保障意识有所提升,但整体风险保额覆盖不足。与2022年相比,受访家庭中配置寿险、重疾险等产品的比例上升了9.2个百分点,但是仍有76%的家庭无法做到将寿险保额覆盖到五倍年收入,尤其是有四分之一的初创期家庭没有做风险保障配置。

在支出风险维度,消费支出更加务实,养老规划意识提升,未来现金流保障关注度提升。受访者对于养老生活最大的担忧是财富储备不足,选择存在财富储备不足忧虑的客户占比达到45.4%,与2022年相比,占比上升了将近一倍。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已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但超过三分之一受访者表示尚未进行产品配置。

在投资风险维度,对各项投资收益预期有所下降,理性审慎成为投资底色。2023年以来,国内金融市场和各类投资资产表现承压,市场表现呈现出“波动”和“震荡”态势。国内家庭认可并遵循多元分散的投资理念,但普遍认为投资难度增大。

在资产保全维度,资产隔离和财富传承逐渐受关注,但尚未成为家庭财富规划的必选动作。近50%受访者通过保险、信托等金融工具构筑家庭资产“防火墙”,且家庭年收入越高,考虑财富传承方案的占比也越高。家庭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受访者中,超过70%考虑或已采取相关行动。

《报告》提示,要综合识别影响家庭发展的风险因子,分析家庭内部收支变化的直接影响以及家庭外部经济冲击的间接影响。一方面,要确保家庭资金链不断裂,通过动用储备资产,或者通过灵活调整贷款支出、父母赡养支出、日常支出、子女教育支出、休闲娱乐支出等各项支出,保障现金流稳定,家庭生活质量不发生大幅下降,顺利穿越经济波动期;另一方面,要保障家庭资产安全,不能引发“家庭破产”风险,要合理控制收益损失、降低本金损失、隔离负债连带责任,确保最极端情形下家庭稳定发展。

假设有家庭成员发生疾病,家里的“顶梁柱”中断收入来源,家庭收入减少80%,那么家庭贷款支出等刚性支出就将面临无法覆盖的风险。因此,家庭需要提前做好抵御突发风险的预案,如配置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终身寿险等,构建覆盖所有家庭成员的风险保障体系。

从保险配置角度而言,对于50岁以下的成熟期家庭“顶梁柱”来说,《报告》建议,配置必要的重疾和医疗保障以及意外风险保障。如果家里有父母需要赡养,还可以考虑购买定期寿险。在风险突然发生时,通过保险特有的杠杆机制和费用补偿机制,应对高额支出及维持家庭现金流健康。

此外,《报告》还建议,配置年金险、分红险、终身寿险等,做好家庭中长期现金流管理,通过保险产品的投保架构设计,或者结合其他金融产品和工具,实现家庭资产风险有效隔离和保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