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合理恰当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类,可有效保护农业生产,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我国疆域辽阔,农业资源丰富多样,但由于地貌变化丰富,往往出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复杂气候现象。小气候、小产区已成为农业种植养殖产业最大特色,也是检验农业保险效能的最大因素。
保险机构应多一些“脱鞋下田”式调研。当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模式仍处于试点阶段。保险机构要针对客户所在地域特点,深入田间地头和养殖场所开展调研,掌握当地水文气象土壤特点,了解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增强服务农业发展的本领;要充分发挥政策补贴的资金引导作用,务实开发农险品种,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农户共同成长。
保险机构应善用科技手段赋能。小气候地域气象条件复杂多变,维系生态环境的因素较多。为及时准确掌握气候变化,科学辅助农户制订种植养殖计划,有效提供气象预警、市场预测以及土壤墒情和作物长势等信息,保险机构应利用科技手段开展服务。可在小气候地域设置水文气象等检测系统,利用遥感卫星实时检测作物长势等,通过大数据、大模型等科技手段,为农户提供科学有效的种植养殖方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打造“保险+特色农业”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