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9日,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的“第十届宏观形势论坛”上表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解决“大而不强”问题。
周延礼表示,我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就是要探索制度型开放的新途径,对照国际金融市场衔接规则规制,来改革我国现行金融制度不相适应的现状,提高我国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为此,金融管理部门先后推出全面取消银行保险领域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等50多项金融市场开放的具体举措。
“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也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托的关系。”周延礼介绍,“比如在推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制度,为境外金融机构来华提供的便利条件,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便利高效的金融服务,都是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
周延礼进一步强调,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解决“大而不强”问题。从金融业总规模上讲,我国银行业居世界第一大,保险业、证券业世界第二。如何处理好“大”和“强”这个关系?他表示,要通过扩大开放来解决“大而不强”的问题。金融机构强不能体现在金融机构本身,而且要体现在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上。
“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必然选择对外开放。” 周延礼认为,以开放促发展,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金融基础设施,可为市场体系建设、融资结构优化、产品体系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周延礼介绍,银行业形成了对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服务体系,特别是对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新三样”的金融服务都做得不错。过去保险业增长都是高于全球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资管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中等收入群体有4亿多人,银行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超过1亿人,产品增加的数量也是非常快的。将来要在居民资产管理、财富管理、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多元化投资理念方面要做好保障,服务居民资产和财富管理。周延礼认为,现在中国的资产和财富管理已经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
“一带一路”金融服务方面, 13家中资银行在50个共建国家设立了145家一级性金融服务机构,6家中资保险机构在8个国家共建了15家境外分支机构。这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融资支持,还为具体的清算、结算提供了全面的保障服务。中国的保险公司成立了“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累计承保“一带一路”项目74个,保障境外总资产570多亿元人民币。
周延礼认为,中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成效得益于对外开放。中国保险业恢复发展40多年时间,创造了世界保险业发展的奇迹,在40多年当中能够恢复发展到现在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难能可贵。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与保险都密切相关,也就是科技保险、绿色保险、普惠保险、养老保险、数字保险,这是保险业必须答好的答卷。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