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我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达九年来最高水平 商业保险应积极布局养老市场

2021-11-17 15:55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近日发布的《2021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为6.78,较2019年的6.15和2020年的6.23继续提升,达到九年来的最高水平,显示出我国居民对于退休后拥有舒适生活的信心提升。

但《报告》同时也指出,在当前我国居民养老保障体系中,政府提供的社会养老保险金仍然占据主要部分,未来,在鼓励个人做好退休准备方面,政府应大力推进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建设,做好发展第三支柱的顶层设计。同时,商业保险公司也应该在帮助居民做好退休财务准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在设计养老保障产品时充分地将“资金保障”与“服务提供”相结合,建立并完善“保险+医养”多维驱动模式,保障居民在老年阶段面临的风险,满足居民的健康护理和养老需求。

两项指标表现拉升指数

居民退休准备指数选取退休责任意识、财务规划认知水平、财务问题理解能力、退休计划完善度、退休储蓄充分度以及取得期望收入的信息6个指标并赋予相应权重,作为居民退休准备情况的衡量标准,数值在0至10之间,数值越大表明退休准备越充分。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认为,2021年我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创下新高,主要是由于“退休准备充分度”以及“退休计划完善度”等方面较去年有大幅提升,我国居民对退休生活的信心程度进一步提高。同时,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经济开始复苏,居民对于退休后拥有舒适的生活具有更强自信。

具体来看,2021年,我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中的退休责任意识由2020年的0.57提升至今年的0.61,有78%的受访居民处于责任意识中等偏上水平,责任最强的群体在受访者中的占比也从26%提升至30%。《报告》表示,退休责任的提升主要由于居民在财务收入方面更加自立,更具有责任感,对其他家庭成员的财务依赖降低。

此外,居民退休计划完善度和退休准备充分度也分别较去年的1.36和1.38提升至今年的1.54和1.56。但与退休责任意识类似,在退休计划完善度这一指标中,高分段受访者占比依然不高,仍有提升空间。

同时,我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的世界排名也进一步提升。在15个开展调查的国家中,我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从去年的第四位上升至今年的第三位。细分各个指数来看,我国居民与其他国家的退休责任意识差别不大,同时财务规划认知水平大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三支柱体系亟待完善

调研结果表明,社会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和商业养老金是居民预期的主要退休收入来源,但储蓄和社会养老保险的占比继续呈现下降趋势,长期护理保险占比则有明显提升。

这也显示出,在当前我国居民养老保障体系中,政府提供的社会养老保险金仍然占据主要部分。但社会养老保险金显然不足以覆盖居民养老的全部财务需求,因此发展第三支柱商业保险刻不容缓。

专家指出,在鼓励个人做好退休准备方面,政府应大力推进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建设,特别是积极鼓励以个人承担主要责任的第三支柱发展,认真做好发展第三支柱的顶层设计。

“政府还应加强对国民的金融教育,提升居民金融素养。研究表明,金融素养水平更高的个体不仅能利用科学、专业的手段进行投资理财,也具有更强烈的责任意识进行更加充分的退休准备。在老龄化时代,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提升国民金融素养、帮助居民履行个人养老责任十分必要。”专家建议。

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也应在居民退休计划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截至2020年末,我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为2.25万亿元,占GDP比重仅为2.21%。《报告》显示,受访者预期退休收入较多地来源于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和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这一方面说明社会基本养老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第二支柱亟待填补的“缺位”境况。

向“资金保障+服务提供”拓展

《报告》认为,商业保险机构在帮助居民做好退休财务准备方面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吸纳风险、实现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同时,也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调研结果显示,受访者普遍对年老时的身体健康状况存在担忧,选择“极度担忧”或“非常担忧”的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对此,《报告》建议,商业保险公司需要继续从单一的“资金保障”模式向“资金保障+服务提供”模式拓展。针对居民在养老过程中最为担忧的健康风险和失能风险以及对医疗资源和护理服务的巨大需求,保险公司需要在设计养老保障产品时充分地将“资金保障”与“服务提供”相结合,建立并完善“保险+医养”多维驱动模式,保障居民在老年阶段面临的风险,满足居民的健康护理需求。

《报告》还建议,在获取客户和目标市场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应当重视不同层次居民“消费升级”带来的机会,采取不同方式拓展“下沉市场”和“高端市场”中的客户。具体来看,一方面,保险公司可以将传统的保险业务拓展到中小市场,让“下沉市场”居民拥有更多消费选择;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大城市开展高端的、面向高净值人群的养老业务,向“精品消费”转型。

调研结果显示,尽管传统的专业结构、专业的理财顾问,仍是年龄较大、收入水平较高且对退休保障服务需求较为迫切的居民群体的首选,但在互联网时代,新兴网络渠道正在成为未来主力消费群体的重要选项。因此,通过互联网渠道向社会普及金融知识教育,提升居民的金融素养和退休责任意识,帮助居民特别是青年群体正确地了解金融产品并认识到保险在退休准备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