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太平财险惠农扶贫出新招,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17-06-22 12:57
来源:湖北金融网
    农业经营主体想贷款,除找传统银行之外,在湖北又多了一个融资渠道——找太平财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往往受制于“融资难”和“靠天收”两大瓶颈问题。为化解制约“三农”发展的两大问题,太平财险湖北分公司创新惠农模式,在荆门沙洋县和天门市启动 “保险+金融”的融合创新模式试点工作。
  据了解,湖北九牛谷是太平财险湖北分公司扶持的第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湖北九牛谷主要推行“一季稻+再生稻”的主粮生产模式,以自主经营为主。其自有资本金只有1000万,如果土地流转及生产成本按1800元/亩计算,企业最多只能流转土地5000亩。资金短缺、融资无门是该企业发展受限的最重要因素。2016年,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该公司在沙洋县第一期集中流转耕地2.6万亩,准备按照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规模经营。所流转的耕地80%由企业自营管理耕种,20%用来带动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其中,自营管理部分首先考虑吸收当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企业打工,通过产业发展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太平财险湖北分公司携手信托、银行为这家企业解决了规模经营的资金需求,在为其承担自然灾害风险和融资风险的双重保障支持下,该公司已经在2016年9月25日拿到了首批2000万元的信贷资金,2017年4月,第二笔1800万元信贷资金已经支付到账。从而解决了新型粮食主体迅速发展壮大的资金难问题。目前,湖北九牛谷已在沙洋后港和拾回桥两个乡镇10个村65个小组,流转土地2.5万亩,惠及农户3625户。
  这种创新模式就是太平财险在为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提供足以覆盖生产成本的产量保险的同时,发挥现代保险的融资杠杆作用,为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规模经营所需大量资金提供贷款履约保证保险,并与银行、信托携手,变被动参与为主动管理,对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活动、资金进行监管。通过“保险+金融”的融合创新,解决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所面临的融资难和“靠天收”两大难题,以这种模式来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又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农业全产业链的保险和综合金融服务。
  目前,太平财险湖北分公司又启动了扶持湖北宇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稻+虾”共作经营模式。村委会将承包到户的土地通过反租形式集中到集体,再承包给宇兆公司,宇兆公司借助政府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该土地进行规模化、标准化改造,建成稻虾共作基地后,将该基地的使用权通过市场方式承包给种植养殖大户或合作经济组织,宇兆公司对稻虾共作基础实行“六统一”管理,提供全程的“种管收销”服务,农户的生产过程不仅变得简单而且标准。例如,宇兆带动的农户以50亩一个农户测算,农户每户收益可达15万元左右。尤其是对当地的贫困户,由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解决全部的生产资金,更是让贫困户彻底脱贫有了可能和希望。
  下阶段,太平财险湖北分公司将加快试点推进工作,依托“保险+金融”的综合金融创新服务模式,以落实精准扶贫政策为目标,支持贫困地区主导产业发展,将保险金融服务有效拓展到各类新型农业主题和农民群众中去,助力更多的农户扩大生产规模,以产业发展带动一大批贫困户实现脱贫。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