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上海银保监局发布《2020年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创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20全年,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共推出金融创新成果840项,同比多增85项,增长11.3%。创新成果呈现出“领域更加全面、手段更加科技、内容更加务实、服务更加精准”的特点。
从应用领域看,去年上海银行业保险业840 项创新成果呈现出“金融科技”一枝独秀,“服务民生”快速攀升,“支持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实体经济”和“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持续发力的态势。其中,涉及金融科技的创新成果354 项,达到42.1%。服务民生领域紧随其后,合计241个,占比28.7%;支持重点发展领域实体经济的成果174个,占比20.7%;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成果71个,占比8.5%。
从业务场景来看,贷款类创新成果达194项,占总量的23.1%,拔得头筹;人身险类创新成果131项,占比15.6%;财产险类86项,占比10.2%,紧随其后。业务场景结构分布表明,市场主体创新实践能够做到聚焦主业、回归本源。
《报告》认为,2020年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创新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创新的领域更加全面广泛。2020 年上海银行业保险业从传统业务到战略新兴业务,都体现了创新思维和创新元素。以前的创新主要是以提升客户体验为主要目标的产品创新;当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关注管理的创新、内部运行效率的提高和运行成本的节约,基于平台思维、开放思维的创新已经开始成为金融创新的新常态。
二是创新的手段更加依靠科技。统计显示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最多,达到354项,占比42.1%。从基于物联网的生物识别技术、移动展业、智能网点建设、企业手机银行、自动化运行维护管理,到区块链技术、智能投顾、信贷投资智能体系的应用,以及开放银行或平台化发展模式的建立,金融科技解决了传统金融的痛点,为深挖需求与降本增效提供了原动力支撑。
三是创新的方式更加守正。当前的创新是用科技手段和流程或产品创新来解决企业、政府、居民、金融同业需求痛点的创新,是着眼于降低银行管理成本、提升效率以及合规经营的创新,也是符合监管部门和社会期待的创新,更是具有可持续性的创新。疫情以来,许多银行展开的针对疫情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正是开展这种创新的体现。2020 年上海银行业支持新冠疫情防控达到79项,占比达到银行业创新项目的12.7%。
四是创新的服务更加精准。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将自身发展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围绕深入推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尤其是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科创中心建设、支持中国进口博览会等领域取得不少创新成果。2020 年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创新62项、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创新46项、支持科创中心建设创新44项、支持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创新27项、支持进博会创新11项。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