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潍坊银行“深耕+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2021-02-25 10:35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山东是农业大省,因此,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便成为重点工作。近年来,潍坊银行通过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发力“三农”金融业务,深耕农村金融市场,不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将金融的“阳光雨露”精准滴灌到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

促量提质 织密服务“三农”保障网

中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作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潍坊银行立足地方,积极制定服务“三农”规划,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与此同时,该行共设立644家助农取款服务点,覆盖800个村100万户农村客户,通过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引导客户经理进村入户、主动上门对接,持续加大分支机构下沉力度,以优质专业服务及时满足“三农”客户金融需求,助力形成良好营商环境。

为丰富涉农信贷产品,满足多样化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潍坊银行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专业化涉农主体推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贷”“家庭农场贷”产品,针对农村土地流转大户,研发推出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有效解决了较高额度借款者担保难、缺少有效抵押物的难题;并积极与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公司沟通对接,合作推出了“鲁担惠农贷”,进一步降低了涉农信贷主体的融资成本。

马先生是青州市黄楼街道马家庄村村民,经营着一家家庭农场。之前,马先生想扩大经营规模,苦于自有资金有限,想从银行贷款,但因为缺少抵押物没有办理成功。潍坊银行客户经理在上门服务时了解到该情况,向其推荐了“鲁担惠农贷”,这款信贷产品只需由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公司为其提供担保即可办理。很快,潍坊银行就为马先生发放了15万元贷款,帮助其扩大了经营规模。马先生高兴地表示:“没想到能有这么好的事儿,省农担直接提供担保,利息还这么低。”

此外,为扩大农村金融业务的覆盖面,潍坊银行还探索实施了普惠信贷业务网格化管理。通过实行网格化管理,将镇、村等涉农主体集中分布的区域进行网格化划分,将一个个网格责任对应给客户经理和相应支行,做到涉农主体生产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情况早发现、早对接。潍坊银行普惠信贷网格管理实施“定格、定人、定责”,使客户经理人人都有自己的“责任田”,有效解决了农村金融客户“旱涝不均”的情况,织密了服务“三农”的保障网。截至2020年末,潍坊银行涉农贷款余额368.4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5.3%,较2020年初增加50.3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当地涉农主体的发展。

科技赋能 满足差异化需求

要做好农村金融业务,就要有侧重地解决传统信贷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一问题。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大潮下,潍坊银行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加快自身数字化转型步伐,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依托各类涉农场景推出了多款信贷产品。

“科技+花卉”助跑农业现代化。青州市花卉市场是全国三大花卉市场之一,也是最大的盆花生产中心和交易中心。潍坊银行围绕花卉场景拓展平台涉农业务,通过引入外部大数据、搭建智能贷款平台、建立风控模型等方式,立足流程管理与数据应用相融合,打造了风险预测、预警、决策的智能化应用服务体系,创新出“花好贷”产品。该产品采用全线上申请的方式,无需提供纸质材料,简化了贷款申请手续,采用信用方式降低了客户的融资难度,极大提升了花农客户的信贷可获得性和便捷性。截至目前,“花好贷”已累计放款206笔2390万元。

“科技+税务”激活服务新引擎。企业纳税数据是企业的潜在价值信息,在国家大力倡导金融机构和税务局开展“银税互动”的背景下,潍坊银行积极与地方税务局沟通对接,借助外部科技公司研发了“企好贷”产品。该产品是一款线上纯信用贷款,对于规模化的涉农主体来说,既节省了客户的融资成本、简化了手续,同时让涉农主体更加深了依法纳税的正确理念。上线不到三个月,“企好贷”已支持生产经营主体125户,累计授信6100万元。

“科技+平台”精准对接新客户。山东省融资服务平台是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推出的融资服务网络平台,旨在有效解决银企对接实效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潍坊银行积极利用该平台对接客户,尤其在春耕备播期间发动全行客户经理重点对接涉农主体,第一时间与客户取得联系,为客户制定专业化的信贷支持方案,实现了金融服务无缝衔接。

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由脱贫攻坚转入全面推行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潍坊银行将发挥好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主动服务乡村振兴,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