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24日,2020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在两江新区举行。被赋予“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定位的两江新区在此次峰会中备受关注。
目前,两江新区正依托国家级新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和重庆自贸试验区核心区,以及全国金融科技和金融标准化双试点城市先行先试的优势,将发展金融科技作为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高标准建设金融科技产业聚集区、高质量发展制度创新区、金融科技监管先行区、中新金融科技合作示范区,为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添动能。
来自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两江新区直管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97亿元,同比增长6.1%,占GDP的比重超过两成,达21.9%。下一步,两江新区将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将金融创新作为引领金融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
融合科技优势
赋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金融科技已成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重庆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两江新区加强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持续推动重庆金融业转型升级,集聚了一批优质金融科技公司。
在两江新区本地孕育的金融科技公司中,马上消费金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家定位为科技驱动型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坚持自主研发,成立5年来已研发出800多套具有自主产权的系统,覆盖了账务系统、风控系统、ABS系统等。目前,马上消费注册用户已突破1.1亿,累计发放消费贷款超过5000亿元,专利申请数量达240件,合作金融机构超200个,合作商户超100万,形成了全渠道全场景开放生态,并入选“2020年新经济独角兽”
除了马上消费金融,两江新区还引进了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小米金融等金融科技行业龙头企业。通过“企业集聚+政府引导”,形成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和两江新区江北嘴金融科技港两大金融科技产业高地,各大重量级项目纷纷落户。4月8日,吉利集团与丹麦盛宝银行共同设立的盛宝金融科技落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首次携欧洲金融科技底层技术来到重庆。10月10日,重庆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并入驻两江新区江北嘴金融科技港,将带动更多金融科技企业向重庆聚集。
按照规划,到2022年,两江新区还将培育引进10家以上金融科技行业龙头企业、100家以上金融科技企业,成为西部一流、具有全国影响力、“一带一路”特色的金融科技创新生态园。
创新服务形式
支持实体稳企业保就业
今年6月,两江新区组织开展的一场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政银企对接会,受到辖区企业及银行业机构点赞。会上,辖内14家银行业机构与企业签订了贷款协议,共发放贷款10.83亿元,有力保障了约11200个就业岗位。
两江新区聚焦企业难点痛点,加强政银企协同,通过及时出台并加快兑现“抗疫暖企八条”等扶持政策,对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加强财税纾困。
面对疫情影响,两江新区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牵引带动作用,为新区乃至全市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了解,两江新区联合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推出“金融暖企”云金融服务,充分发挥人行专项再贷款和支小再贷款作用,与11家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金额逾500亿元,推动16家银行与31家企业签约、金额逾50亿元,已促成疫情期间31户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获得银行贷款金额52亿元。
今年以来,两江新区持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构建新型政银企关系,主动带领银行机构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的需求,通过产品投放多、流程简化快、受众覆盖广等金融支持服务工作,真正做到增贷有效、稳贷有力、减贷有理。
记者了解到,两江新区创新开展的信易贷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云平台10月底累计申请贷款金额超5亿元,更成功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部际联席办公室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并获中国服贸会全市唯一发展潜力示范案例奖。
此外,两江新区更不断加大企业上市支持力度,致力于培育更多优质市场主体,加快提升经济证券化水平,助力新区企业深度参与一级资本市场,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