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农地’抵押贷款后,合作社没有为资金发过愁了。”日前,面对农行娄底分行工作人员的“贷后回访”,湖南双峰县恒茂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文清介绍说。
彭文清是有名的水稻种植大户。自2016年双峰县被确定为全国率先开展“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县后,他通过土地流转,将过去的数十亩水稻种植规模一下子扩大到了2000亩,并十分顺利地向农行双峰支行申请到了“惠农担”贷款80万元。
双峰县是湖南的农业大县。2015年年底,经国务院批准,该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次年初,农行总行确定双峰支行为全国开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试点行,以求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上先行先试,改变过去信贷支持“三农”长期“独唱”的局面,探索出一条借贷双方“双赢”的新路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瓶颈,主要是抵押物缺少,用承包流转的土地经营权抵押,却又存在评估值不高、变现难的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在农行湖南省分行和娄底分行的具体指导下,省、市、县农行三级联动,多次走访该县涉农部门、省市农业担保公司和农业保险公司,深入农村合作社、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庄,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经多轮调查研究论证和多方共同协商,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做法,农行双峰支行最终与农业担保和农业保险企业“一拍即合”,由具有资质高、实力雄厚的农业担保公司和农业保险公司,与农行组成合作团队,三家“抱团”推出了新型担保模式,即依托农行“惠农e贷”产品,由农业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借款主体流转土地经营权抵押,农业保险公司开辟农地作物保险品种,创新推出了“惠农e贷+土地经营权抵押+保证担保+农地作物保险”的贷款担保模式,一改过去的“独唱”为多家一起“合唱”。
为探索做法,积累经验,把试点工作扎实有效向前推进,农行、省农担、保险公司和县政府职能部门组成的“合作团队”也各自出台了“农地抵押贷款”操作规程,并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在信贷规模上,优先安排,确保“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按需投放;在流程上,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审批,确保及时放款。土地抵押担保和农地作物保险企业,也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出贷款需求后第一时间主动介入,参与调查评估和测算,较好地满足了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融资需求。
截至2019年2月末,农行双峰县支行累计发放“农地抵押”贷款近4500万元,累计发放“惠农担”贷款近5000万元,并较好地控制了贷款风险。有力支持了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强身健体”,为进一步推广“惠农担”提供了经验。(刘新光 谢晓波 王志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