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人民银行河北省承德市中心支行探索加强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特色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6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92.82亿元,比上年初增加159.76亿元,增长30%。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58.93亿元,比上年初增加153.83亿元,增长25%。
承德市中支充分发挥再贷款和再贴现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通过加强再贷款、再贴现日常监测和现场核查,要求借款金融机构建立规范的使用台账,保障资金投向的真实性和操作的合规性。将县域扶贫和涉农民营小微企业作为扶贫再贷款资金的重点投向,充分利用“政银企户保”等金融扶贫新模式,使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在支持扶贫开发的同时兼顾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综合运用信贷工作座谈会、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再贷款业务培训、业务检查评估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在运用再贷款和再贴现资金发放贷款时,有的放矢地选择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要行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进行投放。
承德市中支组织行长入企调研12次,调研企业数量28家,通过召开金融办、工商联、工信局等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参加的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座谈会,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融资现状,对获得贷款企业和未获得贷款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剖析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原因。此外,承德市中支还组织召开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解读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政策,部署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在消除政银企信息不对称的同时,有效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
承德市中支建立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测机制,要求金融机构确定专人负责,按月报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情况。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对存在落实不力、上报不及时、数据不真实等情况的金融机构进行通报,对小微企业贷款下降明显的金融机构进行约谈,督促其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承德市中支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工作创新力度,并对各家金融机构主要的创新信贷产品进行统计整理,编印了《承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及主要信贷产品简介》,包含相关政策文件和承德市2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近百余款信贷产品。
在承德市中支的推动下,各银行业机构根据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在详尽调研、细分市场、制定规划的基础上,完善适宜小微企业的信贷政策、审批制度和信贷流程,为小微企业发展量身定制个性融资方案,有针对性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农发行市分行推行普惠金融常态化工作模式,工行市分行升格8家为小微企业服务的专业支行,中行市分行、建行市分行开辟小微企业信贷“绿色通道”,通过信贷工厂模式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农行市分行筛选出13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重点产品,有针对性地灵活运用。工行市分行、中行市分行充分发挥供应链金融优势,采用“1+N”模式增加关联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中行市分行针对各县特色产业,采取一县一策的差异化策略,通过系列创新信贷产品对小微企业实施精准对接。河北银行推出循环贷、十年贷等产品,方便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续贷用贷。
金融机构主动加强与财税、科技部门的合作,农发行市分行、承德银行、农信系统均与市县区担保中心建立合作关系,解决小微企业担保抵押难问题。农行与市财政合作创新建立“农业产业化增信基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增信基金”,专门用于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科技型小微企业增信。同时,多家金融机构加强与税务部门对接,按照税务部门提供的企业名单进行不同授信。建行市分行首创小微企业评分卡,实现精准“画像”、提前授信,并做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邮储银行市分行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推出短期网络全自助流动资金贷款——小微易贷产品。多家银行机构充分运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推出各类E系列产品、“宝”系列产品,满足小微企业日益多样性的融资需求。(高延民 杨洋 马媛媛)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