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由北京市金融监管局会同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保监局、北京证监局、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共同主办的北京市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工作推进会在北京金融街中心举办,宣布采取10项措施支持国家金融开放政策的落地。
这10项措施包括,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参与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支持外资金融机构率先享受金融领域培育扶持政策,对外资金融机构建立服务管家制度,建立外资金融机构登记注册“绿色通道”,建立外资金融机构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加强对外资金融人才生活服务保障,推动金融功能区提质升级行动,全面对接各行业协会和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平台,支持在京金融机构开展同业合作,提供金融科技创新平台服务等。
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局长霍学文表示,在本轮金融业开放中,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指导支持下,北京金融业开放已取得积极成果。去年9月全球最大的征信机构之一益博睿在京落地并获得征信业务资格;去年11月瑞银证券成为新一轮金融开放后全国首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今年1月标准普尔在京子公司获准进入中国债券市场开展信用评级业务;今年6月,环球金融电讯协会(SWIFT)在京设立中国区子公司。目前,万事达、VISA两大银行卡清算组织,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均在京设立子公司。另有多家外资金融机构表达在京设立落地的意向。
另据《金融时报》记者了解,2018年以来,“一行两会”出台了一系列金融业对外开放举措,放宽市场准入,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发展,协调推动金融市场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推动中国与国际金融市场互联互通。2018年8月,北京市成立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工作专班,金融业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引进外资金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19年1月,国务院批复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第三轮综合试点,北京市金融领域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提升。北京市积极落实国家扩大金融业开放各项政策,大力吸引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在京设立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
截至目前,全市外资(含港澳台资)金融法人机构共计50余家,外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160余家,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20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