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的博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纺织新材料研发的民营企业,两个月前,企业因订单临时增加,急需流动资金购买原材料。企业的另一个身份让融资难题得到了顺利解决,这个身份就是许昌市“百千万”名录库企业。
因为这个身份,邮储银行许昌市分行的客户经理主动上门,为企业推荐了“小微易贷”产品,通过手机银行线上申请,100万元的贷款当天就获批发放。
2019年2月,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河南省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百千万”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在每个县筛选约100家、平均每个地市1000家,全省合计10000余家民营和小微企业,建立重点支持企业名录库,改善企业的金融服务。为了让“百千万”行动落地稳、效果实,人行许昌市中支在企业筛选、机制建设、模式创新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缓解了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筛选企业是关键的第一步。许昌市中支围绕“有市场、有潜力,符合产业政策要求”“征信、环保、纳税记录良好”“就业吸纳能力强、科技创新潜力大”“金融支持相对薄弱”4项标准,筛选出许昌市的“百千万”行动重点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确保金融资源的精准配置。目前,许昌市已经精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639家企业进入“百千万”名录库,每家企业都有主办银行与其对接。
为确保工作实效,许昌市中支制定出台了“百千万”行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主办银行工作制度、主办银行考核评估制度、监测分析制度4个方案,为每家名录库企业提供单列贷款计划、贷款对口支持、金融知识和财务制度辅导等个性化融资服务,对名录库企业实行动态管理。行动开展以来,主办银行组织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61次,主动上门进行财务制度辅导49次,累计向名录库企业发放贷款148笔,金额24.95亿元。
“百千万”行动的关键在于凝聚“几家抬”的合力,目前,许昌市政银企三方合作力度持续增强,模式日趋成熟。许昌沃立德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受益于银税合作的企业代表。该企业凭借A级的纳税信用等级,就轻松地获得了许昌农商行“税融通”产品300万元的授信额度支持。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2019年前4个月,许昌市新增贷款107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52亿元,增速6.05%,同比提高2.65个百分点,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71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36%。
“许昌市金融机构重视民营、服务小微的责任感持续增强,由原来的‘等客上门’,对民营和小微企业慎贷、拒贷变为现在的主动上门对接、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懂金融、用金融的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金融服务获得感明显提高。”人民银行许昌市中支党委书记、行长钮明对《金融时报》记者说。(叶松 通讯员 段艳 王刚 仝奇)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