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农业大省,农行山东省分行是服务“三农”的重要金融力量。目前,该行在地级城市郊区及县域设立的网点占网点总数的72.67%。近年来,他们将营业网点作为服务“三农”的主阵地,大力实施新时代网点转型,通过倾斜资源、优化布局、自主创新、科技赋能,做到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初步建立起县域网点智慧服务、智能运营体系,不断提升网点管理效率和服务效能,服务“三农”更精准、更深入、更高效,探索出了一条契合总行规划、具有自身特色的网点转型服务“三农”新路子。
该行不断提升“三农”网点智能体验。围绕“机器解放人”,推广“超柜+”组合服务。针对“三农”客户存折取款、养老金支取、大额取现等需求,基于农行总行平台打造超级柜台“1+N”智能服务模式,系统内率先上线现金存取、定期开销户、扫码收费等五大功能,涉及18个应用、57支交易,超级柜台业务替代率达到94.75%,客户体验大幅提高。围绕打通“最后一公里”,成立了农行系统首家省域业务运行响应中心,集业务指导、问题解答于一体,为基层网点搭建了“面对面”操作指导、“一对一”顾问服务综合平台。同时,率先试点集中作业凭证要素OCR识别、落地业务自动处理等功能,创新智能回单柜、柜面小额现金扫码等特色项目,推广授权平台、收费平台和移动授权三大重点项目,网点业务处理流程持续优化,业务办理和等候时间明显缩短。
该行积极实施“网点转型+精准扶贫”策略。到去年末,全行精准扶贫贷款惠及贫困人口17万人,20家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支行贷款较年初增加62.9亿元,增速高于全行平均9.7个百分点。积极面向山东省内黄河滩区、库区搬迁以及沂蒙老区等扶贫重点区域,精准定制推广网点转型差异化服务,围绕“一行一项目”开展特色扶贫。依托扶贫重点县支行和网点,先后为济宁泗水、菏泽定陶区、曹县、成武县、郓城县的库区搬迁等运作15.36亿元支持重点项目,惠及贫困人口3.9万人;为蒙阴岱崮景区、沂南竹泉景区等3个贫困地区旅游景区发放贷款1.8亿元。在重点县支行网点组建扶贫工作团队,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普查和农户信贷投放,到目前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受益群众达2.02万户。做实网点普惠服务,加大现金类自助设备、存折补打设备布放,做好小面额货币供应和破损币兑换工作,拓展进乡村、进集市以及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进一步扩大了金融服务覆盖面。
该行加快实施“网点转型+服务‘三农一号工程’”策略。加速布局“三农”线上场景,强化人工网点对“惠农通”服务点和线上渠道支撑,加快互联网化升级改造,努力打造“线下(物理网点+惠农通服务点)+线上”的惠农圈场景。针对“三农”掌银客户潜力大、营销窗口期短的特点,立足网点主阵地,创新体验场景,全部网点实现互联网金融体验区全覆盖,做到“来一户、开一户、活一户”。依托县域乡镇网点优势和转型后人员释放红利,以点带面,引导服务点实现“线上做电商、线上线下做金融、协同做支付”,逐步把惠农通服务点建设成服务农村客户的金融驿站。2018年末,全行上线“惠农e通”平台的服务点达4.37万个,实现金融性交易金额达7.6亿元,农户版APP注册客户达93万户,均居全国农行系统第2位。
该行积极推进“网点转型+零售转型”策略实施。将县域网点转型释放出的人员优先配备到营销岗位,扩充网点客户经理、理财师队伍,开展网点营销团队建设,增强县域乡镇营销服务力量,县域网点普遍建立了2人至4人的零售客户经理队伍。
实施“网点转型+对公转型”策略。针对惠农社保卡、新农保、新农合等发放需求,在政务服务大厅试点“延伸柜台+超级柜台”服务模式,实现即时办卡、补卡等功能以及企业开户“一站式”办理,极大地方便了居民和企业客户。2018年末,该行惠农社保卡总量达到1113.88万张,为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就医提供了极大便利。(朱沙)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