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是林业资源转型城市,农业生产具有林农交错、复合经营的特殊市情。发展以林护农、以农养林,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的“立体农业”是伊春市绿色化转型的主要途径之一。岁末年初,在人行哈尔滨中支的指导下,人行伊春市中支立足三个“早”字,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金融服务方式,积极满足备春耕资金需求,为立体农业发展提供了“金融沃土”。
早调研 孕育破解融资顽症“种子”
“去年通过联保,我在农信社贷了10万元,刚够种地用;想再种1000段木耳段,只能向老丈人借了10万元。今年,他也想种木耳,我的钱可能就没着落了。看看银行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嘉荫县红光乡红边村村民邱维臣说。在红边村村部,村民、村干部、银行代表20余人围坐在一起,一场关于备春耕资金需求的座谈会正在热烈的进行着。
2018年秋收刚结束,人行伊春市中支就抢前抓早,启动了“绿色春天”融资对接活动,组织全市金融机构成立了19支工作队深入各级农业部门、乡镇村屯、林区农场等备春耕一线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集中了解立体农业备春耕资金需求状况、农民(林业职工)贷款意愿,梳理融资症结、开出解决良方。
副业发展缺钱、单笔信用贷款额度低等一条条来自田间地头民生诉求汇集到人行伊春市中支案头。随后,在与政府部门沟通商议后,工作目标、解决举措、时间表、路线图等一项项指导意见快速转至各金融机构推进落实,一场支持立体农业发展、更新金融服务理念的变革正在发生、孕育完成。扩大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贷款规模、签订政银企+农户合作协议等5项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举措陆续发布,“政府增信+产业链”专项贷款、菌农贷等11项金融创新产品先后出台,破解融资症结的“金种子”正破土发芽,金融支持立体农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
早备资 储足春耕生产资金“底肥”
“农民的呼声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为了确保备耕资金充足,2018年年末,我们就锁定目标客户全力营销,元旦过后开展了“开门红”活动,推动各项存款快速增长。3月末,我行各项存款余额达71.5亿元,较年初净增22亿元,为备春耕备足了可贷资金。”龙江银行伊春分行负责人介绍到。“同时,我们还通过加大到期贷款收回力度,调剂法人贷款等措施,深挖潜力,积极实施农户贷款再投放。”
为满足立体农业备春耕资金需求,人行伊春市中支引导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产品宣传与推荐,努力吸收公众存款,增强资金实力。截至3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80.56亿元,比年初增长了9.02%。同时,积极发挥货币政策导向作用,强化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执行力度,适时释放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加大再贴现支持力度,密切关注辖内法人金融机构头寸情况,确保支农信贷资金充裕;发挥“窗口指导”效能,引导农信社下调农户贷款利率,全力减轻农民负担,最大限度让利于民。
早发放 浇灌助力发展金融“活水”
“今年春天来得比以往早,看着临村的种植户早早开始扣棚育苗,可把我急坏了。多亏了银行帮助,让咱没错过第一批扣棚的早班车。”家住友好区青山村的蔬菜种植户关亚东去年卖了近两万元的大棚菜,收入不错。今年想扩大种植规模再增加两个棚,就在他为资金不足犯难之际,来村里调查的信贷员了解到情况,不到两天时间,就向他发放了3万元的贷款。“在银行的帮助下,咱这棚一个星期就扣上了,现在眼看这苗已经1寸了,今年这菜能比往年提前1个月上市,能卖个好价钱。”老关眉开眼笑地说着。
与传统农业地区不同,伊春市立体农业发展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大部分林下经济作物需要提前进行棚内育苗和培育。2018年冬季以来,黑龙江遭遇罕见暖冬、暖春,全省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高2.4摄氏度。
为配合好季节气候,实现信贷投放与备耕黄金期同步,人行伊春市中支组织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了“一个前移+一个下沉+两个承诺”的金融服务举措,号召全市涉农金融机构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将备春耕信贷资金投放到农户手中。“一个前移”就是将服务关口前移,开展现场办公、上门贷款,让支农资金尽快下摆,提高农民融资便利度。“一个下沉”就是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将审批权限下沉,缩短农贷审批流程。“两个承诺”就是在申请资料、手续齐全合规的情况下,承诺立体农业备春耕贷款建档立卡老客户3日、新客户7日内发放到位。同时,部分涉农金融机构网点还主动出台了“5+2”“白+黑”的工作制度,强调为农服务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工作日和休息日,只要农民有需求,就送金融服务进家中、到田间。3月末,全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累放立体农业春耕备耕贷款7.4亿元,规模较去年同期扩大5.6%,贷款集中发放时间较以往提前了近1个月,为立体农业备春耕提供了有力支持。(张英奇 霍光源 谭会志 孙尤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