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免费旅游的名义带着老年人去康养基地实地考察,如果预付床位费,承诺两年连本带息全部返还,这都是骗子的手段。”防非公益讲师、湖北佳元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段凯文提醒,养老服务领域诈骗案件高发,不法分子打着“旅居享老”“以房养老”等名义,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非法集资,广大市民一定需要提高警惕。
12月3日,一场精彩的防范非法集资公益活动在江岸区后湖街道后湖苑社区举行,附近社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近60人参与活动。本次活动由市委金融办指导、江岸区处非办主办、后湖街道后湖苑社区承办。
段凯文介绍,养老机构预收费是指养老机构提前向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收取一定额度费用,并承诺在一定时间内按照服务协议约定提供相应养老服务的行为。养老机构预收的费用主要包括养老服务费、押金和会员费。
“养老院说钱投得越多,折扣越大,住得越好,承诺定期给予高额收益,还能再帮着把公寓租出去。”段凯文提醒,“承诺还本付息是营销套路,目的是利诱老年人,非法吸收资金,等到他们圈钱跑路,交出去的养老钱往往打了水漂。”
段凯文介绍,2024年10月17日,《湖北省养老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发布,其中第七条明确“养老机构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不得以承诺还本付息、给予‘福利费’等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诱导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交纳预收费。任何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不得打着销售虚构的老年公寓、养老山庄等旗号或者以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老年公寓等名义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去养老院养老是一种养老方式,不能和投资理财混淆,尤其不能追求高收益。老年人不要跟风投资,投资理财方面要多和子女商量咨询,或者咨询专业机构专业人士。”段凯文说。
讲座后,“防非轻骑兵”文艺演出点燃第二波高潮。快板《我是防非宣传员》“花式”宣传防范非法集资的知识;相声《四门功课》幽默破解非法集资的“坑蒙拐骗”;小品《我要投资》生动改编案例,沉浸式场景演绎,令人捧腹又发人深思;湖北大鼓《新编聚宝盆》将非遗文化与防非宣传巧妙结合,一敲一打,揭示非法集资犯罪的常见手段和骗局;歌曲《为了这个家》将防非知识改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词,真情实感引人深思。
“爹爹婆婆们注意啊,非法集资花样多,各种套路要警惕。”在活动现场和室外,“防非轻骑兵”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咵天”式讲述非法集资相关知识,过往居民听得起劲。
为进一步增强居民群众防范非法金融风险意识与识别非法集资的能力,市委金融办积极部署防范非法集资系列宣传活动,深入社区、街道、学校等地开展深入人心的讲座和寓教于乐的文艺演出,切实让群众对非法集资的危害“看得见、记得住、懂得防”,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