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银行购买保险理财产品,一定要认真鉴别保险单证的真伪,不法分子私刻印章,伪造、变造授权书、委托书以假乱真,蒙蔽投资者掉入陷阱。”武汉农村商业银行青山青宜居支行行长张璟提醒,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或代理人假借营销存款、理财、保险名义制售虚假单证或理财协议,向社会公众承诺高额回报,这就涉嫌非法集资,需引起高度警惕。
11月1日,由武汉市处非办会同青山区金融办带来的一场精彩的防范非法集资公益活动走进青山区红钢城街和畅社区,附近社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近50人参与活动。
非法集资具有非法性、利诱性、社会性特征。张璟作为长期服务一线的银行从业人员,详细剖析了银行领域非法集资的特点,“部分涉案人为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甚至是高管人员,他们利用职务之便,虚构存款理财产品,以高额利息诱导,出具假单据,甚至直接出具白条骗取资金。”
“不要以为到银行买保险理财产品就是万无一失,不法分子无孔不入,自己要做好功课。”张璟随后分享一套针对性的“安全锦囊”,“购买产品前,先通过官方平台或者致电官方客服查证产品真伪,缴费后要求工作人员及时提供正式保单、协议,多请几个专业人士核实,确保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讲座后举行了“防非轻骑兵”文艺演出,寓教于乐看点多。快板《我是防非宣传员》“花式”输入防范非法集资的知识,相声《你以为我傻啊》幽默演绎非法集资的“坑蒙拐骗”,湖北大鼓《新编聚宝盆》一敲一打揭示非法集资犯罪的常见手段和骗局,小品《自食其果》生动改编案例,令人捧腹又发人深思,歌曲《为了这个家》将防非知识改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词,真情实感唱出心声。
在社区门口,身穿亮色马甲的“防非轻骑兵”志愿者搭设展台,通过拉条幅、摆展架、发放宣传折页等方式,充分揭示非法集资的特征及表现形式、常见手段及案例,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社会危害及法律处罚,引导消费者提高风险识别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吸引过往路人、尤其是老年群众的驻足细看,与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
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与专业能力是防范非法集资活动的重要力量。银行作为老百姓最信赖的投资储蓄机构,前哨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市处非办与银行广泛联合宣传,形成路径多元化的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