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统计,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97.98万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82.2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21万亿元,同比下降11.1%;委托贷款余额为10.98万亿元,同比下降2.6%;信托贷款余额为5.74万亿元,同比下降22.4%;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3.52万亿元,同比增长0.7%;企业债券余额为28.26万亿元,同比增长7.1%;政府债券余额为47.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8.65万亿元,同比增长14.6%。
从结构看,5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1.2%,同比高0.8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7%,同比低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3.7%,同比低0.5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9%,同比低0.9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1.2%,同比低0.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9.5%,同比低0.3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6%,同比高0.8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9%,同比高0.1个百分点。
注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
注2:2019年12月起,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将“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与原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合并为“政府债券”指标,指标数值为托管机构的托管面值;2019年9月起,人民银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中的“企业债券”统计,将“交易所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纳入“企业债券”指标;2018年9月起,人民银行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2018年7月起,人民银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法,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资”项下单独列示。
注3:文内同比数据为可比口径。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