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推动地方金融机构稳健可持续发展

2021-04-12 10:32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日前,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五十次会议,研究加强地方金融机构微观治理和金融监管等工作。此次会议研究的议题虽然名为“微观治理”,实则关系重大,地方金融机构的微观治理,不仅仅关系其自身,对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更有重要意义。

金融委开会研究加强地方金融机构微观治理问题,有现实背景与紧迫性。历经多年改革,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大、中、小、微型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多层次金融体系,其中,中小型金融机构多为地方性机构,作为“毛细血管”,在服务“三农”、中小微企业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总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部分地方金融机构风险有所暴露,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有待完善,问题不容忽视。

地方金融机构发展中的问题可归纳为两类:公司治理不健全不完善,以及经营模式粗放、偏离主责主业。公司治理出问题,“董监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不足,就容易把整个机构的发展带偏,引发风险暴露,包商银行的风险事件殷鉴不远。而少数中小机构经营模式粗放、偏离主责主业,常表现为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和发展速度,忽视服务地方经济的“本源”,这无益于区域经济发展,亦会造成风险累积。

出现上述两类问题,地方金融机构就难以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质效难免打折扣。因此,此次金融委会议给地方金融机构发展中暴露的问题“开药方”,可谓及时而切题,有利于推动地方金融机构稳健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盯住”地方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推动其稳健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健全完善其公司治理机制。近年来,几起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事件,问题都指向公司治理混乱。一些中小银行股权较为分散,股权结构复杂,内部人控制问题较为严重;少数中小银行的运作由个别大股东支配,其将银行视为“提款机”,关联交易盛行。治理上述问题,要从根本上完善中小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机制,必须依照金融委会议的安排: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明确行为底线,约束“一把手”行为,加强对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风险集中度、关联交易、数据真实性等的监管,坚决惩治腐败,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所谓管住人才能看住钱,正是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管人”的意义所在。

推动地方金融机构稳健可持续发展,还要督促它们把握好自身发展定位,做好结构优化调整。一些机构忽视自身实情,盲目追求发展的“快”和“大”;少数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不力,图短期利益,将信贷集中于少数大企业,且过度跨区域发展。这些行为,于支持本地实体经济无益,有积累风险之虞。因此,督促中小机构把握好发展定位,是推动其稳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应依照金融委会议的思路,强化审慎经营,不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和发展速度,支持引导地方金融机构专注主业,立足本地,回归本源,树立稳健发展理念,坚持服务当地、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定位,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长远来看,推动地方金融机构稳健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市场化手段与改革办法。经过长期发展,目前大部分地方金融机构的经营运作方式、奖惩激励机制等实现了市场化。因此,监管部门在纠正其问题、化解其风险时,也需要坚持市场化原则。金融委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纠正不当干预行为,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激发地方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力。这正是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与地方金融机构互动时所必须遵守的市场化原则。唯有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才能使地方金融机构焕发最大活力,进而以金融活水盘活地方经济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