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以注册制改革为核心的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措施渐次落地,推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大幅提升。数据显示,2020年,A股股票融资额超1.54万亿元,各类主体累计发债筹资达57.3万亿元。
分析人士表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在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中的作用,就是要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持续优化政策环境,通过稳步推行全市场注册制、优化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深化新三板改革、加强债券市场发展等方式,拓展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做优做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稳固的微观基础。
助力实体经济做优做强
作为融通社会金融力量与实业的血脉枢纽,资本市场已然成为践行“保市场主体”目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下,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安排不断完善,注册制改革下企业首发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更加高效。
从2019年科创板设立,到2020年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平稳落地,资本市场在稳步推进新股发行常态化、优化审核流程、缩短审核周期等方面取得亮眼表现,尤其是企业发行上市的可预期性显著增强。目前,科创板、创业板审核注册平均周期已经从核准制时两到三年的时间大幅缩减到5个多月。
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沪深两市共有396家企业首发上市,募集资金总额达4725.19亿元。与此同时,再融资市场在新规“松绑”之下,呈现出迅速复苏的趋势,2020年全年,共有346家上市公司完成募资,累计募集资金7764.78亿元。
除已经成熟的上市公司外,资本市场在培育和发展中小民营经济上也不遗余力。作为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主战场,截至2020年年末,新三板存量挂牌公司8187家,服务了我国资本市场中九成的中小企业,挂牌公司累计融资上万次,筹资金额约5300亿元,有效拓宽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
在新三板的规范、培育下,市场涌现了一批小、特、精、专企业,由此夯实了中小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向上发展的基础。据统计,2013年以来,累计有194家挂牌公司通过IPO进入沪深市场并上市。
分析人士表示,当前,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构建,以科创板设立、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新三板深化改革为代表的各项举措并施,为创业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业企业提供了成长空间,将不断推动实体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下沉式”服务科技创新发展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总数已超1.3亿户,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这些企业不仅贡献了相当份额的GDP,更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以科技企业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在成长初期普遍具有资产轻、盈利弱、投入高等特点,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支持。作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利器”,区域股权市场和私募股权市场在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服务下沉、促进社会资本形成、支持未上市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34家区域性股权市场约有挂牌展示企业16万家,助力县域企业实现各类融资近1000亿元,帮助企业获得政府各类补贴近9亿元。日前,证监会表示,正在研究开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工作。业内人士表示,区域性股权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塔基”,拓宽了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促进了市场主体规范运作和持续发展。
保市场主体同样离不开投早、投小、投长、投创新的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支持。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累计投资于境内未上市未挂牌企业股权、新三板企业股权和再融资项目数量达13.2万个,为实体经济形成股权资本金7.88万亿元。
分析人士表示,科技自主创新离不开与之相适配的融资体系支持,加大私募股权基金对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才能更好地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带动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真正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债券品种丰富满足融资需求
近年来,市场主体从资本市场获得的直接融资明显增多,特别是债券市场。作为直接融资占比较大的一类,债券融资对实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意义不言而喻。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已突破110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
目前,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呈现“两增一降”的积极态势。增的方面主要表现在非金融公司债券净融资同比大幅增长,债券品种持续增多;降的方面主要表现在融资成本显著降低。分析人士表示,债券品种不断丰富,融资成本有效降低,将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施肥于根”,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去年4月末,证监会、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启动了基础设施REITs试点,支持盘活存量资产。同时,推出了公开发行短期公司债券试点,丰富债券的期限结构,满足优质发行人短期融资和流动性管理的需求。
为充分发挥债券支持高科技成长型企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深交所近期推出科技创新债,在创新创业公司债券政策框架下,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符合国家战略、支持关键核心领域科技创新的项目。日前,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15亿元科技创新债,深市首单科技创新债顺利落地。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