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减少、成本上升、资金周转难……2020年,听到最多的一个字就是“难”。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许多小微企业承受了巨大的风险与考验。如何助企纾困,让经济末梢“供血”充足,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机构的核心使命。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艰巨挑战,中国平安一手抓抗疫,一手抓经营,不断提升数据化经营能力,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根据中国平安2020年最新财报显示,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营运利润1394.70亿元,同比增长4.9%;营运ROE达19.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0.99亿元,同比下降4.2%。与此同时,这一年,平安旗下各条线打出了一套服务实体经济的“组合拳”。
在2月4日中国平安2020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CEO谢永林介绍道,平安综合运用保险资金、银行信贷及资产管理等金融资源,累计投入超5万亿元,全方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国家经济双循环战略。从疫情之初为实体企业提供延期还款,到通过无偿提供专属风险保障帮助小微企业员工就地过年以及革新供应链金融和打造小微企业数字金融,投资上则发起设立债权投资计划等形式,持续为实体经济复苏“输血”。
围绕抗疫持续为实体经济复苏“输血”
2021年春节临近,为保障小微企业员工平安过年,平安产险推出为全国10万家小微企业无偿提供专属风险保障,每家企业保额超1000万元,助力小微企业安心安全过年。
实际上从去年年初开始爆发新冠疫情以来,平安围绕抗疫为实体经济“输血”举措,环环相扣,从未间断。平安资管则凭借长期以来在科技系统、智能运营上的积累,及时协调内部资源为支持“抗疫战斗”的主体和企业开辟投审绿色通道,快速输血疫情重点地区,先后对湖北辖内企业放款近40亿元,以金融资本帮助湖北经济平稳复苏。
疫情暴发初期,平安银行迅速响应“六稳”“六保”政策要求,针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提供延期还款、合理设置还款期限、建立绿色信贷响应机制、保障征信权益等差异化应急金融服务。不仅如此,平安银行还对批量代发薪企业给予贷款利息优惠,减轻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据悉,2020年,该行新增投放民营企业贷款占新增投放所有贷款企业达70%以上。2020年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3.4%,在企业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为72.2%;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38.8%。
科技引领护航实体企业“真普惠”“真小微”“真支持”
据平安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裁助理张娟介绍,平安银行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供“千人千面”的产品和服务组合,逐个击破中小微企业获取金融服务尤其是信贷资源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其中,发行普惠专项金融债超300亿元,用于小微贷款;主动降低贷款利息,累计减费让利金额近20亿元;延期还本付息惠及近4万家小微企业,有力支持了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该行小微贷款企业数已经超过60万,实现“真普惠”;户均贷款不到40万元,做到“真小微”;信用类贷款占比近30%,体现“真支持”。该行今年新增贷款中20%以上为首贷户,60%以上为信用贷款户。
为进一步纾解企业资金困难、帮助企业主找到最适合他们的防疫金融产品,由平安旗下金融壹账通提供技术支持的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已正式上线“疫情专区”,为一众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提供金融力量。
运行一年来,金融壹账通“中小融”平台已接入34个政府单位250项政务数据,超过370家金融机构在平台发布金融产品超过1000款,服务企业数72万家,累计实现融资额达377亿元。
金融壹账通企业金融团队针对广东省金融局提供的问卷调查结果,在省内全量企业中选取了10.8万家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进行企业画像及信用护照的建档,并通过大数据风控及AI自动排查筛选,精准定位出第一批10824家重点扶持企业,通过系统智能匹配向金融机构发起定向推送,对接了大量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发挥保险优势为实体企业提供贴身风险保障
中国平安积极服务“六稳”“六保”,在负债端通过工程险、中小微企业风险管理等,护航实体经济;在投资端,则通过发起设立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形式支持实体经济。
据了解,2020年,平安产险为1500多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提供超2.5万亿元风险保障,充分发挥实体经济稳定器作用。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工程、青藏公路、港珠澳跨海大桥、京沪高铁等一个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大项目;蓝鲸一号、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项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风云2号H星等众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能源航天等项目,平安产险均参与其中。2020年,平安产险为35万家企业提供近2232万亿元的安全生产风险保障。
在投资端,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供给稳,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底,平安资管通过险资直投业务模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累计投资规模达10600亿元,重点涉及高速公路、地铁轨交、铁路干线、清洁能源等多众多领域,所投项目遍布大西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点部署区域。
平安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积极落实党中央支持疫情防控、复产复工、“六稳“”六保“的工作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监管政策要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民营等领域的信贷支持,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